第(1/3)頁 瑪麗?安托瓦內特。 她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原奧地利女大公,生于維也納,乃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弗蘭茨一世與皇后兼奧地利大公的波西米亞及匈牙利女王的第十五個孩子,最小的女兒。 這位法國的王后于1755年出生在維也納霍夫堡皇宮,原名為瑪麗亞?安東尼亞?約瑟芬?約翰娜,在1770年時以十四歲之齡成為法國的王儲,路易十六的妃子,直到1774年以后,路易十六登上王位,她才成為了法國的王后。 可惜,這位少女并沒有作為一名王后所應該具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自進入法國宮廷以后,瑪麗在政治上就毫無建樹,每天只是熱衷于舞會、時裝、玩樂、慶宴與修飾花園,奢侈無度,有著〈赤字夫人〉之稱。 直到法國大革命開始,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自由主義政治組織及上街抗議的民眾的沖擊,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民主思想所取代,王權則受到質疑跟抵抗以后,瑪麗才意外的體現出一位王后的驕傲與尊嚴,表現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見,并更為頑固,從而做出了許多措施。 例如,在饑荒的狀況下削減宮廷費用來支付捐款。 例如,親自為民眾向貴族們尋求援助。 自此,瑪麗才被認為是一位心系萬民的女性,卻在無可抵擋的反王室浪潮中依舊成了攻擊的首要目標,最終被推上了斷頭臺,被處以死刑。 這樣一位褒貶不一的法國王后,居然是這樣的一位天真浪漫得猶如出道許久的明星一般的少女? 未免太戲劇性了吧? 而另一個人就更夸張了。 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 是的。 莫扎特。 提及這個名字,就算是現代的小孩子都會有許多人產生反應吧? 因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作曲家和演奏家,具有異于常人的音感,以無可動搖的天才性創作了許多流芳后世的樂曲,雖然是生于十八世紀的人物,卻樂于接受傳統曲式,并對其作巧妙的運用。 他在音樂史上的重要性在于重塑并定義了古典音樂。 不同于巴赫的均衡完美與貝多芬的桀驁不馴,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所有的音樂類型,無論是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以及嬉游曲均都是在現代都赫赫有名的曲目,后來更是成為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若不是英年早逝,只怕將會留下更多的傳奇。 這樣一位舉世聞名的音樂家,居然會是這樣一個滑稽的搞笑段子手? 羅真真的無言以對了。 現在,羅真只有一個感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