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八章 來信-《爭宋》
第(1/3)頁
高平川說到做到,僅用了六天就把學堂辦好了,當然于樂也沒失言,開學當天譚峭當著蓼花鎮里正的面把《高大善人》的牌匾送到高平川的手上,堂屋上也掛著《高善堂》的匾額,高平川看著也是師傅提的,心里更是興奮不已,全村50來戶村民,還有鄰村看熱鬧的、高平川請來的朋友,大約有200多人齊聚學堂門口,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于是,星火開始點燃。
于樂教授的除了傳統的課業外,還加入了現代數學,于樂想潛移默化地做些改變,雖然這改變可能說消失就消失,但做總比不做強。小保在傳授學生武藝時一些小女孩不樂意,她們可不愿意舞刀弄槍的,有失傳統,但于樂對她們說這是譚仙人的養生之道,練了可以長生時,都信了也就練了。
針對不同的學生于樂也是知道有教無類的道理,全班年齡最大的,比于樂還要大二歲的牛根,人如其名,長得膘肥體壯,一心只想種地就是不想上學,于樂找了家長多次了解發現還真不是家長阻攔,就是這家伙一根筋,于樂就問他:“牛根,你知道為什么你家里的稻谷有的收成好,有的收成差的原因嗎?”
牛根撓了撓頭,看著于樂,心想,這個傻逼怎么問我這么沒腦子的問題,這不是老天爺說了算嗎!他是故意的吧!“不知道。”
“你們家里留下來的種子有好壞之分嗎?”于樂繼續問道。
牛根有些不耐煩了,“種子都一樣,怎么分好壞啊?”
于樂很耐心,“如果你把收成好的稻谷都當成種子,等明年種地后你仔細觀察你家的地,收成有沒有變化。”
“那我家吃什么啊?”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于樂也是想通過實踐來告訴所有人,只有學習才能進步,“你去跟你家里人說,今年收完了稻谷,把收成好的都留著做種子吧,缺多少我給你補,不過可不要貪心哦!”于樂知道這靠天吃飯的年代,種子質量的重要性確實是決定畝產的決定性因素,但客觀的現實卻不能忽略,那就是整個地球處在中世紀溫暖期,氣候的不穩定性也決定了收成好壞,于樂也認為這么簡單的道理身為世世代代的農戶一定會知道的,但為了保證自己能吃飽,哪還管得了這些,缺糧的時候還管什么稻谷種子好壞,連稻谷種子都吃了。
不管農戶知不知道,教育孩子為主,牛根當然同意了,回家告訴了自己的父母,牛根的父母一聽到這消息,開始以為牛根撒謊,急忙跑到學校來跟于樂對質,聽了于樂說的是真事時,兩人高興得不得了,于樂這一舉動實在是讓人鼓舞,因為這兩人知道留下來好種子的結果就是第二年只要老天爺開眼,就一定是個豐收年,除了感謝就只能是感謝了。
“夫子,你家里田嗎?”牛根開始對于樂產生了好奇。
于樂看看了牛根說:“沒有,我都沒種過地。”
牛根要不相信,“你騙人吧!”
于樂伸出了自己的手,給牛根看,牛根看著夫子的手,確定是沒有農民的老繭,手也不黑,細嫩細嫩的。“那你怎么知道稻谷種子分好壞啊!”
于樂說了一句讓牛根用其一生而追求的話:“知識改變命運。”
似懂非懂的牛根慢慢地開始知道,小自己兩歲的于樂是真有知識的夫子,晚上星空晴朗的時候他會給大家講星座,閑暇無事的時候他給大家講《中國近現代史》(1840年鴉片戰爭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個時期的歷史),于樂告訴自己的學生們有個國家叫中國,這可是連自己父母都不知道的故事,只是聽起來感覺總有兩個字“憋屈”徘徊在心頭,怎么會有這么軟弱的國家,讓外國侵略的這么悲慘,可恨的皇帝,懦弱的百姓,2000多人的軍隊竟然讓近4萬萬人屈服,這可是不能想像啊!還有就是他還教了大家奇怪的數字,叫什么阿拉伯數字,寫起來非常方便,而且加減法口訣和乘除法口訣也容易記,他可真是個讓人羨慕的小夫子啊!
于樂的教育越來越得到孩子們的肯定,而且于樂教授的阿拉伯數字通俗易懂,很多大人利用閑暇時間也來學習,于樂當然是不會拒絕的。何樂而不為呢!
時間易逝,一晃三個月過去了,于樂也逐漸在百忙中稍有了休息時間,本就沒當過老師,只是從事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后經常地為員工進行企業文化等相關培訓,積累了一些經驗而已,不過那是面對的成人,但于樂認為相對成人來說,還是小孩子好教育,成人們太善變了,變的沒有善良、沒有尊重、沒有誠信、更沒有信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于都县|
华池县|
八宿县|
昌平区|
拉萨市|
泰安市|
吴桥县|
南平市|
普定县|
滦南县|
瑞昌市|
曲松县|
哈巴河县|
中山市|
通渭县|
永宁县|
恭城|
通化县|
蕲春县|
凤山县|
巴东县|
泸水县|
无棣县|
婺源县|
仙居县|
嵊泗县|
临猗县|
休宁县|
观塘区|
汉阴县|
钟祥市|
建阳市|
临夏县|
日喀则市|
东兰县|
丰台区|
炉霍县|
临海市|
茂名市|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