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德昭回宮的時候,氣的臉都有點白了。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誤判了局勢,文官集團在面對宦官的時候所表現出的精誠團結,狠狠的震懾住了他們。 莫非三叔錯了?不能依靠宦官? 可是,不依靠宦官,他還能依靠誰呢?趙德昭暗想,其實三叔說的或許真的有些激進,但事到如今,這幫文官都已經擰成一股繩了,這話不對也特么得對了。 他,已經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文官了。 趙德昭不禁又想,依托宦官是沒問題的,那有問題的應該就是自己的方式方法了,欲治大弊,必下猛藥,自己搬出了宦官,卻只是以蕭宦官試探他們,這才導致了自己面對孫春明的時候被打了個毫無還手之力,既然已經撕破了臉,那還試什么試?不如干脆一步到位! 另外,他找的這宦官人選也有問題,那孫悅簡直完全不把自己的面子放在眼里,自己應該聽三叔的,用王繼恩來直面這對跋扈父子,這是當年服侍父親的老人,對他們還有過恩德,孫家父子和群臣哪怕是看在父親的面上,就算作對也不敢這么直接折辱。 想到此,趙德昭連下了兩道圣旨,一道給內侍省,讓他們建立一個掌印司,另一道,則是直接發給了王繼恩,命他火速回京,別特么再管河-北的那點破事兒了。 當然,兵法有云實則虛之,虛則實之,趙德昭也是有策略的,兩道圣旨下去之后,他又虛晃一招,下了一道圣旨給政事堂,要求他們提升宮中宦官的品級,將大太監的品級從七品,提升到三品。 他也知道這圣旨一定會被打回來,但是沒關系,打回來之后自己可以再提,通不過不要緊,這一招卻足以吸引了文官集團的全部火力,讓他們無法再干涉內侍省的事兒。 而這一招毒就毒在,孫春明看破了都沒什么卵用,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事關士大夫階級的整體利益,作為士林領袖的他必須為此而赴湯蹈火,萬一他揪著所謂的掌印司不放,自己再以此作為交換條件就是了,文官集團一定歡欣鼓舞的應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