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得知了是這么個謠言,孫悅簡直是哭笑不得。 畢竟新軍從頭到尾幾乎就是他搞出來的,而新軍最大的支援工廠幾乎又全都在洛陽,以至于平日里這幫洛陽軍隊自己的家眷進不去,卻每天看著里面總有人出來跟他們吹牛,換了誰估摸著心里都不會太平衡的。 洛陽的這點兵馬,大半都是后蜀和南漢的降兵淘老汰弱剩下的,一開始大家都沒什么好抱怨的,畢竟俘虜么,這工資待遇比之原來還好多了,高興還來不及呢,都在贊揚大宋官家仁德,可年頭一長,難免就會有歪心思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人性從來如此。 以前大家都是欺負南方的菜雞,也明白相比之下北邊的契丹才是真正的骨頭,所以這好歹也算是個理由,現在一聽說要北上打契丹,馬上就忍不了了,這不是典型的同工不同酬么,于是怨念這東西就這么有了。 對此,孫悅其實也表示理解,尤其是洛陽這地方那可是差一點就成了首都的,將士們都幻想過天子遷都過來之后他們可以被整編成新軍呢。 于是一時間軍營里就說什么的都有了。 為了了解情況,孫悅還特意在軍營里住了幾天,命人四下打聽這謠言到底傳播到了什么地步了,會不會影響戰心,結果是觸目驚心!難怪韓崇訓都不敢管了。 一開始的時候可能真的只是對同工不同酬的抱怨,可后來漸漸的就走樣了,而且走的邪乎,現在軍中居然有一個頗為主流的聲音在說,請朝廷落實了待遇再去出征,否則打契丹不比打南唐,一個窮且硬,一個富且軟,除了一點軍功將士們都沒啥奔頭,可特么新軍的軍功那才特么叫功勞,禁軍的軍功于大頭兵來講有個毛用?不落實了這個問題,咱特么的干脆不走了。 這說法是不是很熟悉?陳橋兵變之前,將士們也說殺敵立功無用,孤兒寡母不懂,不如先讓太尉做了天子,然后我等才好心里有數,才能奮勇殺敵。 特么的一個意思啊這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