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燈謎-《爸,這好像是北宋》
第(3/3)頁
“沒事,不著急,名字可是一輩子的事,慢慢想。”
卻在此時,見前面燈火璀璨處,人挨著人人擠著人,不知在看些什么。
曹軍興奮道:“悅哥兒,阿姊,前面好熱鬧,咱們也去看看好不好。”
說著,也不管二人同不同意,呲溜就鉆前面去了。
孫悅和曹妮兒也趕忙擠了進去,生怕這孩子一不留神讓人拐子給拐跑了,只見前面一溜煙的詩牌燈,卻是三人不知不覺間已經溜達到了大相國寺。
古時候的和尚還是很有操守的,尤其是大相國寺,從年初一開始化香油錢,一直化到上元佳節,便真的拿錢買來香油,做一溜詩牌燈掛在外面,供百姓們猜燈謎為樂,猜對了還有小禮品。
禮品倒是不如何貴重,全是些火楊梅啊,夜蛾啊之類的小東西,但在封建社會,上元夜本來就有相親夜的意思,而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進士之才,猜燈謎難度不大,又能適當地展示個人的頭腦學識,所以這大相國寺外的詩燈,倒成了無數男男女女私定終身的地方,也算是和尚們每年都堅持做的一件好事。
曹軍興奮地看了半天,才發現他不認字,不由羞紅了臉,看了一會便覺得沒勁了,曹妮兒是今年新學的字,自然興致高昂,拉著孫悅要玩,這種小兒科的東西孫悅自然也就是看個樂呵,并不打算親自下場,只笑呵呵地看著曹妮兒玩。
“此花自古無人栽,沒到隆冬他會開,無根無葉真奇怪,春風一吹回天外,打一花,哈哈,我知道了,是雪花。”
曹妮兒雖識字晚些,但腦子卻是聰明的,這會功夫已經猜中了七八個,每猜中一個,和尚便會笑呵呵地給她一個火楊梅,其實就是把炭屑放在大棗里點了,用根繩子一系,跟個小火球似得,這會功夫她腰間已經快系滿了,只一轉圈,身周便火花亂飛,嚇得孫悅都不太敢往她身邊靠近了。
宋初時,文風并不如何興盛,讀書識字之人本來就少,女子自然就更少了,曹妮兒長相本來就不錯,又特意換了一身淡粉色的羅裳,手中拿著大內流出來的五彩琉璃燈,長夜中歡快的一笑,伴著腰間的一長串火楊梅,于夜色中,成了最美的一道風景。
宋朝女子適婚年齡是十四,她今年十三,也就是傳說中談戀愛最好的年華,孫悅偷眼一瞧,一半左右的公子哥全都在直勾勾地看著她,明顯是有什么想法。
不一會,曹妮兒便停在了一盞十分好看的白玉燈面前,這燈竟然是通體白玉所做,如冰心玉壺,比之他們手中從大內流出來的也不遑多讓。
燈后面的老和尚慈眉善目地道:“姑娘好機敏,這是今年最難的燈謎,姑娘若猜得中,這盞白玉燈就送給姑娘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