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姜鈺瑾手持鐵劍,劍長四尺四,而高洋手持鋼鞭,鞭長三尺三,二人對立以心交鋒,已經耗了一個時辰。 此戰比的是心力,二人身未動,但靈氣已動,持器者,靈氣走游之勢極為明顯,所以觀對方之靈氣,便可知對方之器鋒,一來一回,互相拆招,好似正在棋盤之上博弈,眾子皆為最終一斬。 高洋將自己的身位防得水泄不通,姜鈺瑾自知早就已敗,只是心有不甘,還在試探對方的破綻。 虎新城說道:“結束吧。” 二人立即運氣起器,可姜鈺瑾的劍起勢之時,從手中滑落,而起手腕因強力不勻而發生了扭傷。 虎新城立即閃來,按住了她的手骨,又點了她手臂上幾個穴位。姜鈺瑾額上淌汗,情緒急迫,說道:“弟子失誤了,再來一次吧。” 虎新城冷道:“修器者,心不可不靜,你的攻勢漏洞百出,心也就敞開在對方的眼前,最終迷失了自我,不要想著用劍戰勝對方,你就是劍,劍就是你,心動而劍動。” “是,師父。” 虎新城讓姜鈺瑾退到了一旁,自己撿起了一根兩尺長的木條,親自做高洋的對手。 高洋并沒有表現出急迫緊張的模樣,按著虎新城的話講,高洋是難得一見的心修天才,小小年紀,已做到心器如一的地步了。 虎新城示意高洋比試器法,高洋慢慢起步,三步為一法,四步為兩尺,而鋼鞭上的靈氣,也游走成型。 虎新城先出手,木條筆直點出,這在修器之道里是大忌,虎新城此舉是有充足的把握。高洋的面前,全是破綻,他低語:“秦王鞭石!”鞭上靈氣顯形,仿若一條蛟龍從鞭柄盤鞭而出,呈泰山壓頂之勢砸下,小小木條豈能抵擋千鈞之力。 而虎新城手中木條本是前插,結果突然后撤,而虎新城適時低頭,彎腰之時,恰好躲過了千鈞鋼鞭,而右腿蝎子擺尾,腳地板將那后撤的木條又擊向了前方,此是棍法,梗似槍法,因為刺來之勢過于鋒利。 高洋自有收手之法,他竟預判到了師父的器法,原本劈下的鋼鞭,順勢朝著地面插去,自己也半蹲下來,木條從耳邊穿過,劃傷了耳垂,可鋼鞭砸地,形成了沖擊浪,三分留給自己,七分極短時間蓄積后,噴發給了前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