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5章 九玄三極墨-《異能鑒寶宗師》


    第(1/3)頁

    說到古墨收藏,那可是古董收藏中的一大技術考驗難題。許多老手收藏了一輩子,結果時不時就被打臉。就拿收藏界大名鼎鼎的鑒寶節(jié)目類主持人王某人來說吧,他都不敢涉足古墨類目的收藏。

    原因無它,只是因為古墨鑒定十分考校眼力。

    鑒賞古墨一定要從實物著手,要多看實物、多記實物,通過實物與文獻資料相互印證,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從而加強對各個時期古墨的墨質、題識、圖案、墨品、風格的認識,心中形成樣板。

    在文字的起源時期,人們通常使用刀刻文字,因此上古時期并沒有墨。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三代時期,開始使用鳥跡文字,人們用漆書寫,此時也沒有墨。到了周末,大篆被創(chuàng)造出來,字劃勻整,規(guī)律嚴謹,用漆書寫已經(jīng)不可能,于是人們開始使用石墨磨成的汁液來書寫。

    關于石墨的解釋有兩種:一種是煤,另一種是黑石脂。煤雖然黑,但用來書寫則不可能達到黑色。石脂也被稱為石墨和石涅,也就是古人口中的畫眉石。因此,可以推斷出古人用來書寫的是黑石脂而不是煤中的石墨。

    到了漢代,紙料被發(fā)明之后,石墨已經(jīng)不能滿足書寫需求。社會上自然產(chǎn)生了一種墨丸,它是由漆煙和松煤混合制成的,使用時將其研磨成墨汁,這就是后來所使用的墨的起源。這種墨丸是社會自然產(chǎn)生的,而不是某個人創(chuàng)造的。三國時期,制墨的技術更加精湛,人們已經(jīng)掌握了和膠的方法。因此,三國時期的皇象評論墨時,已經(jīng)有了多膠黝黑的說法。

    魏晉時期,墨的制造技術更加精湛和精細。

    清初至中期,康熙、乾隆皆精于書法且極度重視制墨工藝,因此他們御制的墨品堪稱千古絕倫。然而,嘉慶、道光之后,國家事務繁忙,無暇顧及制墨,御制之墨已不如先前。

    私人所制的墨品也缺乏精品,但一般書寫尚可適用。到了清朝末期,維新變法興起,國人熱衷于西學,筆墨硯漸被淘汰。民國以后,墨業(yè)更是每況愈下,文人學士多以鉛筆、鋼筆作為書寫工具。曾經(jīng)被士林視為珍寶的墨品,如今已無人問津。數(shù)百年來的著名墨商也相繼改行,名墨制作逐漸沒落。

    龍乾堂離“春風”典當行極近,步行不久就到了。由于龍乾堂在古玩街上素享盛名,王玲玲決定保留原有的招牌和店內(nèi)裝潢,以保持其歷史和文化的底蘊。對于不熟悉內(nèi)情的人,他們可能并不知道這家老店已經(jīng)更換了掌門人。

    王玲玲接手龍乾堂后,大部分員工都隨原來的老板而去,唯有店鋪的老掌柜錢耀明留了下來。

    “明叔,這位是金不換,是我的合伙人,從今開始他就是龍乾堂的店長了,也負責店里的掌眼工作,你們先熟絡一下。”王玲玲介紹兩人認識。

    “明叔,以后靠你多多指教了。”

    金不換初嘗老板滋味,對經(jīng)驗豐富的錢耀明畢恭畢敬,不敢有絲毫怠慢。

    錢耀明引領著金不換看了下店里的環(huán)境,還有少許前老板留下的藏品,不過價值都不是很高,隨即把店里的賬本拿給金不換過目,金不換也馬上進入了老板狀態(tài)。

    熟悉過后,金不換才想起古墨的事情,忙問向一旁的王玲玲。

    “本來我們約好了九點見面,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1個小時了還沒有到,我打個電話問一下。”

    王玲玲看了下墻上的鐘表,蹙眉說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吐鲁番市| 锡林郭勒盟| 大冶市| 涟源市| 襄汾县| 盐城市| 长垣县| 嵊州市| 焦作市| 兴宁市| 育儿| 泗阳县| 郧西县| 龙川县| 仙桃市| 孙吴县| 虎林市| 阿尔山市| 乌拉特前旗| 阿克| 革吉县| 潮州市| 个旧市| 曲阜市| 许昌市| 大同市| 宣威市| 林口县| 布拖县| 开化县| 什邡市| 靖宇县| 元阳县| 镇江市| 鄢陵县| 当雄县| 尖扎县| 龙井市| 赣州市| 青海省| 林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