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記得。” 云空蹙眉道:“我年紀太小,沒什么印象,只記得有片山林,我常去撿柴的。” “那你記得林子里頭有什么嗎?”破履說,“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小小年紀的你告訴我,你知道林中有妖怪,而你一點也不怕。” 云空想了一下:“我見過發(fā)光的人,很美,就是夜游神吧?因為很美,所以才不怕吧……?” “云空幾歲了?” “二十八了,師父。” 破履默數(shù)了一下:“唔,那么你獨自行走江湖也有七年,我收你為徒、我們碰上夜游神那年,也過了二十四年了。” “時間飛快呵。”巖空發(fā)出了感嘆。 “別忙,老夫還有下文,”破履欠欠身子,凝視他們師兄弟兩人,“只不過兩年前,我又遇到夜游神了。” 云空和巖空露出驚奇表情,眼睛睜得老大:“什么?在哪兒?” “距此很遠,我沿著東海,尋找仙島的傳說,在揚州附近。” 自從在仙人村會過夜游神后,破履對夜游神消失時出現(xiàn)的圓光深感好奇,卻無人能解答他的疑惑,直到他在隱山寺遍覽群書時,才發(fā)現(xiàn)距當(dāng)時不過三十年前,揚州和杭州都發(fā)生過類似的奇事。 揚州在長江下游出海口附近,杭州在浙江出海口,兩城分別在太湖南北,地理上算是接近。 而且記錄下這些奇事的,是近代的兩位大人物:沈括和蘇軾。 破履年輕時,蘇軾是名聞天下的大才子,其名聲之盛,只要他題過詩的酒樓都會吸引許多客人,儼然今日之超級巨星。可是在他文集中寫到宋神宗熙寧四年,他貶官去當(dāng)杭州通判時,路過江蘇鎮(zhèn)江,夜宿金山寺,在夜晚二更月落之后,望見江心發(fā)出強光,照亮山林,嚇壞了夜棲的鳥群。 他以七言古詩《游金山寺》記下這件事,年月日時地點全都精確記錄,并說該火光“非鬼非人竟何物”。 破履后來又在《夢溪筆談》找到更離奇的紀錄,博學(xué)的沈括四處旅行,提到他友人在揚州讀書時,親眼見湖上明珠。那是一顆巨珠,在揚州很有名,天黑后很常看見,而且會從一個湖換去另一個湖。他朋友的書齋就在湖上,某夜明珠十分接近,朋友看見像個蚌殼,光線從蚌殼相合的縫中透出,當(dāng)它頃忽張殼時,頓時露出明珠,光線如初升的太陽,紅光如野火焚天。當(dāng)它倏然離開時,速度飛快,當(dāng)它浮在湖面時,就像日光杲杲明亮。 這件事發(fā)生在嘉佑年間,比蘇軾早十年左右,而且巨珠出現(xiàn)時間長達十余年,揚州人都知道,還有人特地租船夜游等它現(xiàn)身。 說到這里,破履說:“會發(fā)光的蚌,不就是我們看見的樣子嗎?” 巖空盼著破履:“師父,你剛才說你又再遇上夜游神的。” “哦,我已經(jīng)非常確定,夜游神是乘著那發(fā)光的碟子離開的。” “乘它離開?”云空困惑道。 “不特此也,他們除了有圓光,還有飛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