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新型弩機-《三國領主時代》
第(1/3)頁
前段時間魚不智在戰區發現全鐵箭,威力驚人,但價格昂貴。
考慮到成本問題,以及討伐董卓戰役結束后,全鐵箭的供給渠道中斷,魚不智通知留守的副城主易風,詢問領地能否自制全鐵箭。易風找到蒲元,具言此事,蒲元認為技術上沒有太大問題,研制并取得成功。
全鐵箭制成,蒲元卻一點兒都高興不起來。
易風找他造箭時,曾經有提及領地一直造不出弩,為提升對敵之威懾,對飛軍毒箭依賴度很高。易風本是無心之言,誰都知道制弩技術非常高端,玩家領地造不出弩是正常情形,能制弩的領地,現在是一個都沒有。
但蒲元上了心。
蒲元加入領地時間已不短。
加入領地越早的逐鹿鄉民,對領地的感情越深,大家都是高薪資高福利的受益者,在一個能否活下去都象是奢望的亂世里,逐鹿領為鄉民提供的安定和優裕生活,彌足珍貴。
和普通逐鹿人相比,蒲元對領地多一份感恩之情。
他被逐鹿軍從8級山寨中救出來的時候,逐鹿領還只是一個二級村莊,村莊級領地攻打滿兵力8級山寨,跟送死沒有太大區別,逐鹿領做了。被送到領地后很長一段時間里,蒲元都對奇跡般的脫險感慨不已,如夢似幻。
他對領地有著強烈歸屬感。
對那些直接參與過營救他的逐鹿人,蒲元更是充滿感激。
徐庶如是。
魚不智如是。
禽迪和招鋒亦如是。
蒲元是一名鐵匠,他回報領地的方式,就是在自己的崗位上賣力工作。他表現出了驚人的實力,進步飛快,成為鐵匠之首。
為讓領地更好屹立于亂世,他愿拼盡全力。
沒有弩箭成為制約逐鹿軍戰斗力的瓶頸,看來問題很嚴重。作為一名優秀鐵匠,任由這種情形繼續困擾領地,簡直是瀆職!
蒲元決心攻克制弩技術。
全鐵箭給了他些許信心,既然全鐵箭能仿制成功,弩為什么不能?
只要能吃透原理,再結合鐵匠技藝逆向反推,破解思路就是如此簡單!
仿制,先要找到實物。
弩最早出現于春秋時代,經數百年發展,民間制弩在某些地方有傳承。只是受材料、技術和人才限制,民間弩質量比較差,威力、射程大打折扣,弩的故障率很高,難堪大用。
領地沒有官辦作坊造出的弩,不過,夷民用的土弩數量不少。
譬如說白竹弩,賣給玩家是紫色裝備,在賨人手中就是實打實的利器。不僅賨人部落有弩,很多夷民部落有制弩狩獵或打仗的傳統。由夷民組成的無當飛軍就有土弩,多由竹木所制,射程僅數十步,穩定性也差強人意,因此只是個別飛軍習慣性攜帶,實戰價值不高。
土弩質量雖然不好,用來借鑒參考卻是夠了。
蒲元決定找夷民借弩一觀,剛好全鐵箭也需要找夷民幫忙。
領地制作全鐵箭是為供應無當飛軍。
無當飛軍皆夷民出身,入伍前多在山中打獵,慣于使用毒箭,全鐵箭也是如此。讓裝備中心制全鐵箭沒問題,可要讓他們打造全鐵毒箭,著實超出其能力之外,有些強人所難。好在夷人毒箭技術來自獵人們代代相傳,逐鹿領夷民眾多,易風找了些夷民老獵人配合蒲元。
蒲元提出借弩,夷民欣然從命,竹弩和木弩送來好幾副,不帶重樣的。
蒲元開始研究竹木弩。
弩機的原理并不復雜。
弩機是一種裝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機等部分組成。按張弦的方法不同,漢代弩可分為臂張弩、踏張弩和腰張弩等,戰國時還有能連發的弩,但裝填非常麻煩,發射速度慢嚴重影響其實用性,現階段已沒有連弩用于實戰,接近失傳狀態。
踏張弩和腰張弩威力巨大,更適合歸入攻城器械類型,而非單兵裝備。蒲元比較務實,認準主攻方向是相對簡單、并且適合單兵裝備的臂張弩。
揣摩多日,總有所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河县|
田东县|
玉环县|
若羌县|
叶城县|
穆棱市|
广昌县|
宿松县|
阳原县|
琼中|
西畴县|
北流市|
靖宇县|
二连浩特市|
黔西县|
资兴市|
灵武市|
通山县|
定兴县|
吴堡县|
衡山县|
南京市|
双辽市|
台南市|
贞丰县|
秀山|
昭通市|
宝清县|
庆阳市|
浦东新区|
金堂县|
黄平县|
平乡县|
郑州市|
桑日县|
武城县|
宁乡县|
左贡县|
嘉义市|
乌鲁木齐市|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