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53章 商隊新資源-《三國領主時代》


    第(1/3)頁

    綿竹,益州州牧府。

    “啪!”

    一個精美的花瓶被摜在地上,碎片散落一地。

    “趙部安敢自作主張?豈有此理!”

    劉焉如同一只欲擇人而噬的猛虎,目光凌厲,須發賁張,與他慣常在人前展現的溫和寬厚形象大為不同。

    一位平時總是笑臉示人的人發起火來,往往氣場強得讓人吃驚。屋內一眾州牧府幕僚,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噤若寒蟬,大家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一位青年,希望他站出來說幾句話,以消州牧大人雷霆之怒。

    吳懿感受著眾人殷切的目光,心中也有些感慨。

    吳懿,字子遠,原是充州陳留人,其父親與劉焉交情很好,劉焉遷益州牧,吳家遂舉家隨他入蜀。劉焉心懷自立為帝的想法,善于面相的人又說吳懿妹妹吳氏日后將有極尊貴的地位,于是讓跟隨自己入蜀的兒子劉瑁迎娶了吳氏。兩家既是故交,又有姻親之誼,吳懿深受劉焉信任。

    實際上,吳懿之所以受劉焉重用,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

    吳家和劉焉一樣,都不是益州土著,而是遷過來的外來者。

    劉焉為牽制益州本地豪強的力量,大力提拔三輔、荊州入蜀的外地人,也就是所謂的東州士。東州士要想與本地豪強抗衡,就必須抱團取暖,陳留吳氏與劉焉是世交,又是累世巨商,家資巨億,三國四大商家“糜衛甄吳”,吳就是指的陳留吳氏,只是現在已改為益州吳氏。

    既有背景又有雄厚實力,吳懿順理成章成為東州士首領。

    見大家都不敢吭聲,吳懿只得說話。

    “惱怒無益,大人息怒。”

    劉焉仍余怒未消,但吳懿開口相勸,他不得不給面子。此事相當敏感,不宜在眾人面前議論,遂揮手示意其他人出去。

    眾人紛紛退下,只留下吳懿。

    劉焉此時已平靜下來,道:“子遠,趙部這么做,是不是想讓州府難堪?抑或……他想逼我出兵響應?”

    吳懿明白劉焉的意思。

    劉焉是益州牧,又是漢室宗親,董卓進京倒行逆施,廢少帝立陳留王,惹得關東諸侯群起而討之。討伐董卓保的是大漢江山,都知大漢天子姓劉,按理說,有能力的漢室宗親都應該積極站出來保衛大漢政權,兗州刺史劉岱是那么做的,但益州牧劉焉拒不出兵,保州自守。

    州牧比刺史權力大多了,劉焉不出兵,顯得頗有些不尋常。

    與劉焉先后出任州牧的漢室宗親,還有荊州牧劉表和幽州牧劉虞。

    這兩人也沒與事,各有原因。

    190年初,被表為荊州牧的劉表,剛剛才單騎入荊州,江南宗賊盛行,劉表正忙著與蒯良、蒯越、蔡瑁等人共謀大事,想辦法鏟除宗賊,現在立足未穩,即便想舉兵討伐董卓也沒有相應實力。再說了,劉表雖然沒參戰,卻表袁術為南陽太守,支持袁術出兵討伐;那長沙太守孫堅也是諸侯之一,北上魯陽與袁術會師,兩位荊州太守代剛上任的州牧出戰,倒也說得過去。

    幽州牧劉虞倒是比劉表上任更早,也掌控了幽州形勢,但劉虞是文官,謙謙君子,治理地方是好手,打仗不是他的強項、對異族都采用懷柔手段,想讓他起兵討伐董卓,貌似有些強人所難。幽州是大漢北方邊陲,直接面對草原民族,為大漢守護北疆的擔子很重,劉虞沒有太多余力去討伐董卓。最后一點,北平太守公孫瓚出兵了,誰都知道公孫瓚掌握幽州最強的部隊,即便他與州府理念不合,這次也可視為代州府出戰。

    唯獨劉焉,掌控著整個益州,沒有任何表示。

    劉焉對外宣稱不出兵的理由是:益州剛平定叛亂,滿目瘡痍,無力舉兵響應。可明眼人都知道,他是為了自己心中那點小九九。

    劉焉雖然剛到益州,卻利用叛亂對益州政局大清洗的機會,大肆封官,拉攏了許多人。這些人切身利益與劉焉捆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倒也沒用擔心官員們說什么。

    可悠悠之口,如何忽悠?

    **沒權,正常情況下議論一陣也就過了,誰知道趙部突然來這一出。**們一比較,趙部一個太守都知道起兵討伐董卓,劉焉是漢室宗親、還是軍政一把抓的益州牧,他怎么就一點都不著急?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连城县| 新乡县| 南昌县| 福建省| 固阳县| 金塔县| 老河口市| 科尔| 开阳县| 金坛市| 府谷县| 福鼎市| 通渭县| 金沙县| 张家港市| 八宿县| 南通市| 宣城市| 荔浦县| 龙里县| 琼中| 黑龙江省| 开远市| 北票市| 巩义市| 台山市| 阳东县| 双桥区| 鄂托克前旗| 罗甸县| 蓬安县| 呈贡县| 韶关市| 方城县| 内江市| 乐至县| 都江堰市| 商南县| 东明县| 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