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強攻令一下,人人都知道情況嚴峻。 獨臂、招鋒、陳到和甘寧各守陷阱一方。獨臂和招鋒用劍;陳到丟掉長矛,拔出雁翎刀;甘寧本想用弓箭對付敵人,但第一線需要一名強者鎮守,他只好棄了弓箭,操起一條長鐵鏈。 十多名墨者,錯落站在四人身后,隨時準備接應。 更遠的區域是百余名白毦兵,超長長矛能讓他們在更遠地方展開攻擊。 武師、猛將和白毦兵嚴陣以待,每當青蛟龍試圖沖出陷阱,都會遭遇迎頭痛擊。青蛟龍只要敢冒頭,劍刺、刀砍、鐵鏈砸、長矛頂……種種手段,只為讓它重新滾落陷阱,不讓它有在外面穩住陣腳的機會。 獵人占據高處,對坑內青蛟龍猛射。 與那些近戰部隊相比,獵人們最安全,雖然他們的弓弩難以對青蛟龍帶來致命傷害,但打到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奢望能直接殺死這龐然大物。陷阱中坦設的大量尖刺,還有坑外的遠射近攻,不斷在青蛟龍身上增添傷口,青蛟龍已是遍體鱗傷,不斷失血,沒有什么生物能在持續失血的情況下久戰,蛟龍也不能! 大家現在要做的,就是在青蛟龍徹底失去力量前,阻止它逃回湖中。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青蛟龍受傷嚴重,而逐鹿領一方同樣不輕松。 墨者武技高明,但與青蛟龍戰斗,技巧的作用被大幅度削弱,為阻擋青蛟龍沖上地面,墨者很多時候不得不與對手硬撼,這顯然不是墨者擅長的戰斗方式,大半墨者已受傷退出,還能堅守一線的只有五人。 白毦的情況也非常不妙。 【不動如山】和【侵略如火】先后失去效果,白毦失去各種增益加成,只能憑借自身實力,與這種神話生物搏殺。雖說白毦兵能在較遠地方作戰,但青蛟龍身體龐大,一旦爬上地面,僅靠前方鎮守一線的獨臂等人,很難將發狂的青蛟龍擊退,白毦兵成為能決定勝負的關鍵力量。 好幾次,都是白毦兵們用手中的長矛,強行前青蛟龍推下去! 青蛟龍顯然不會任由白毦兵將它送回火坑,拼命掙扎。這也使得,白毦兵承受著龐大壓力,許多戰士在角力時雙手鮮血淋漓。 前線吃緊,賨人們拋下白竹弩,從高處跳下,扛著大門板沖了上去。 專注布置扎馬釘的五十名無當飛軍,擔憂地望向這邊,時刻準備填上。 徐庶腦中靈光一閃,迅速下達了一則新命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