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營將-《三國領主時代》
第(1/3)頁
勸說鄉鎮的人離開,比想象中容易了許多。
狼災爆發后,這個一級鄉鎮不斷遭遇攻擊,一級鄉鎮沒有可靠的防御設施,靠鎮內兩百人編制的地方駐軍護衛,顧此失彼,經常有狼群越過低矮的木柵欄,進入鎮內傷害普通民眾。在持續的抵抗過程中,地方駐軍也不斷出現折損,無力補充,導致整個鎮子的情況越來越不樂觀。
少數鄉民不堪忍受,紛紛選擇出走。
然而,狼群在整個幽、并地區徘徊,離開據點意味著再沒有任何保護,如果在路上與狼群遭遇,結果不言而喻。沒有人知道,選擇離開的那些人,有多少能活著抵達安全地點,可以想象得到,有些人或許在路上就已喪生。
這么大規模的狼災,想逃出災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級鄉鎮最多可容納2000鄉民。
逐鹿軍趕到時,鎮子里的平民僅剩900多人,加上幸存的百余名守軍,總人數勉強過千,已經難以為繼。
因此,逐鹿軍向鎮內軍民發出定居邀請,并表示愿意護送他們離開時,大部分鄉民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邀請。那些心存猶豫、舉棋不定的鄉民,在嚴峻的情勢面前也只得痛下決心。原來抵擋狼群已相當困難,這么多人選擇離開,繼續留守無異于自尋死路,還是離開為妙。
鎮內所有人全部愿意跟隨部隊離開!
取得如此豐碩成果,除該鄉鎮自身情況相當糟糕之外,還有兩個原因:首先,剛才那一場戰斗就在鎮外發生,逐鹿軍的表現給了鄉民們極大信心,戰斗是最好的廣告;其次,飛魚領在冀州,遷居之后無需再面對狼群威脅,對這些長期擔驚受怕的鄉民們而言,一個安寧的領地比什么都重要。
隊伍需要在天黑之前渡過清河,留給大家的時間不多。
簡單收拾了一番,逐鹿軍護著鄉民踏上歸途。
帶著大量平民上路,速度慢了不少,遭遇狼群的風險大增。
曲晨不敢大意,將四個百人隊撒向四方,在外圍護衛警戒,他帶著剩下的一百多人居中接應。鎮內守軍也被動員起來,如果有狼突破外圍防御,他們需要挺身而出,保護普通鄉民們的安全。
鎮內守軍,其實就是一群民兵。
在鎮內防守民兵還能派上用場,在外面走動,很多人心里是崩潰的。
但民兵們還是慨然應諾下來。
他們都是鎮內原住民,隨行平民里面,有他們的親人和朋友。
最危險的外圍警戒任務,都是逐鹿軍扛著,一旦有狼群出現,最先拼命的就是那些守在外圍的逐鹿軍。那名看起來非常年青的藍衣小將,沒有把民兵派到外圍,只讓他們在內線注意保護,已經是對他們的保護。
行至半路,夕陽漸漸西沉時,有零散野狼發現隊伍,仰天長嗥。
不久,狼群出現。
所幸的是,或許因為白天在戰斗中有較大消耗,抑或恰好這片區域沒有更多狼,只有兩百多只野狼在隊伍周圍逡巡。逐鹿軍加上鄉鎮軍民超過1500人,單看數量,兩百多只野狼也不敢輕易發起進攻,它們只是遠遠跟隨著,不時發出“嗷嗚”地叫聲,似乎在召喚更多同伴。
狼群的出現,幫了逐鹿軍一個大忙。
威脅近在眼前,迫使鄉民們發揮出最大潛力,隊伍行進速度加快。
跟了幾里路,狼群數量增加到300多只。
眼看著獵物不斷遠去,狼群慢慢躁動起來。
距離清河還有五里路程時,狼群終于失去了耐性,發起了一場進攻。
迎接它們的,是逐鹿軍的迎頭痛擊。
一記軍團技,曲晨為狼群送上了一份見面禮,盡管狼群比較分散,這一記軍團記還是轟殺了超過五十只野狼。還沒有接戰,狼群直接報銷了六分之一,極大打擊了狼群的囂張氣焰。
緊接著是弓手發威,近百弓手主動前移,刀盾手和槍矛手嚴陣以待。短暫而激烈的接戰后,狼群被迫后退,再不敢輕易上前,但它們也沒有就此離去,只是遠遠跟在后面,狼嗥聲不斷響起,希望召來更多同伴。
一路上有驚無險,太陽落山后,隊伍來到清河岸邊。
過了清河,便是冀州地界,不用擔心狼群襲擊。
對岸的逐鹿軍接應點,河岸邊停著兩百多條漁船,顯然后勤運輸船隊已經趕到這里。兩百多條船看似不及昔日到黑山軍地盤擄人出動的漁船多,但這次來的全都是中型漁船,運輸能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段時間,飛魚領完成了漁船升級,小型漁船被全部汰換。
見逐鹿軍帶著鄉民返回,漁船紛紛劃向北岸。
鄉民們優先渡河,逐鹿軍留在最后,提防狼群可能發動的襲擊。
先前吃過大虧,狼群終究未敢靠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读书|
集贤县|
龙江县|
商丘市|
宁明县|
万山特区|
通城县|
兴国县|
奉节县|
盐城市|
绥滨县|
蛟河市|
株洲县|
镇赉县|
辽阳市|
沙湾县|
高碑店市|
鄂伦春自治旗|
石家庄市|
望城县|
平南县|
天柱县|
城步|
闸北区|
涡阳县|
曲阜市|
启东市|
鹤壁市|
博爱县|
龙江县|
彭水|
越西县|
察哈|
清徐县|
砚山县|
江北区|
巫溪县|
东山县|
安阳市|
怀远县|
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