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接引-《三國領主時代》
第(1/3)頁
冀州北部,一支部隊沿著河岸前行。
隊伍中有一位藍袍青年,眼神靈動,意態悠閑,他嘴里叼著一截草莖,隨性而灑脫。藍袍青年單手提著一柄大戟,看起來輕飄飄地毫不費力,河邊土地松軟,他一路走來踩出的腳印比所有人都深,可見那柄大戟,未必象他表現出來的那樣沒有份量。
“王戣,還有多遠?”藍袍青年問道。
王戣緊跑幾步,道:“二將軍,渡口快到了,我們過了清河就進入幽州,前面是漂榆邑,屬漁陽地界。”
青年懶洋洋道:“過了河隨時可能遭遇狼群,讓大家小心點,打起精神。”
“是!”
王戣是逐鹿領第一位轉職武將,這位藍袍青年當然就是曲晨。曲晨和魚不智義結金蘭,三兄弟中排行第二,領地內與曲晨相熟的人,都喜歡喚他為“二將軍”。
曲晨和王戣率部北上,準備進入幽州。
特別領地飛魚領自創建以來,一直面臨人口不足問題,前段時間冒險進入黑山軍控制區擄掠鄉民,勉強湊夠了飛魚領晉級一級城市需要的人口。升級完成后,部分鄉民被調去充實兩個附屬領地,飛魚領人口呈空殼化。
特別領地需要不斷發展。
飛魚領周邊地形,決定了修建石制城墻能占到不少便宜,南北兩面山壁是天然的城墻,減少許多工程量,既節約建設資金,又能大大縮短工期。這意味著,飛魚領能更快完成建筑工程。
如此一來,制約飛魚領升級的最大短板,反而是人口。
特別領地規模隨主據提升,逐鹿領已經是二級城市,飛魚領也可跟進,但領地升級的幾個前提必須齊備。對飛魚領而言,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盡快提升領地人口規模。
曲晨想接著薅黑山軍羊毛,被荀衍否決。
在黑山軍地盤擄人,風險巨大,走漏消息后果不堪設想。
上次得手,是因為黑山軍沒有防備,可五個村莊的鄉民一夜之間消失,傻子也知道有人在挖他們墻角,必定會追查此事,并嚴加防范。短時間內再打黑山軍主意,稍有不慎便會陰溝里翻船。
幽并狼災,鮮卑入侵,災民紛紛逃離,讓荀衍看到了機會。
飛魚領在渤海郡。
渤海郡與幽州漁陽郡和廣陽郡接壤,就在災區邊上,接收災民不犯法,風險為零,碰到這樣的機會,荀衍自然會想盡辦法撈好處。
考慮到飛魚領需要盡可能保持低調,而且領地人口缺口非常大,荀衍摒棄了在邊界地區招攬難民的常規方法,決定讓磐石營主動進入災區,直接在災區接收難民并保護他們脫離險境。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既可以避免在邊境地區與眾多領地競爭,又能獲得更多難民。
在邊境守,相當于守株待兔,那些地方樁太多,兔子撞哪根難以預料。
進災區救人,收益有保障,基本上沒有競爭對手。
沒有競爭對手,不是這個主意沒人想到,而是風險太大。
狼災剛爆發時,也曾經有安全區的領主派部隊進入災區,試圖搶頭食,結果被瘋狂的狼群搞得欲仙欲死,只得倉皇撤退。鮮卑入侵的消息傳出后,更沒有哪位領主愿意派軍隊進入災區。
歸根結底,那些領地沒有足夠的實力。
荀衍卻不用擔心這個問題,逐鹿軍有充足的底氣。
這就是曲晨等人出現在交界地區的原因。
飛魚領成為一級城市后,僅靠從益州帶過來的500磐石營,已難以擔負起守護城市級領地重任。有鑒于此,盡管飛魚領人口不富裕,荀衍還是征召了500新軍,將飛魚領軍力擴充到1000人。一級城市擁有一千兵力,無疑是極少的,但荀衍知道逐鹿領開銷甚大,能省就盡量省一些。飛魚領易守難攻,現階段一千磐石營已足敷所需。
本次行動,飛魚領出動了600戰士,占特別領地總兵力六成。
部隊沿著清河快速前行。
清河是漁陽郡和渤海郡界河,下游直接匯入渤海,到達飛魚領月亮灣;上游連通笥溝和泉州渠,也可通向漁陽郡中北部的泃河水或潞河。逐鹿軍選擇進入漁陽郡而非廣陽郡,就是看中漁陽郡河網密布,便于水路接應。
渡口到了。
這是一個野渡,位置比較偏僻,只有兩條渡船。部隊花了小半天時間,才順利渡過清河,進入幽州地界。
50名磐石將士被留在清河南岸。
他們的任務,是在安全的清河南岸建立一個接應點。
稍晚一些時間,從月亮灣出發的漁船,將沿著清河出海口逆流而上,為接應點送來各種物資,并留在接應點待命。逐鹿軍從災區帶回來的難民,會先被送到接應點,部隊得到休整后,從接應點獲得糧食和兵甲物資補給,再次進入災區,而漁船會載著難民返回特別領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悟县|
周至县|
竹山县|
乐清市|
晋宁县|
沙雅县|
北流市|
兴和县|
汝南县|
和顺县|
惠州市|
武川县|
三门峡市|
大埔区|
浮梁县|
永仁县|
凤城市|
鹤庆县|
灵台县|
鄂尔多斯市|
瓦房店市|
大兴区|
平原县|
固阳县|
大同县|
太仆寺旗|
云霄县|
饶平县|
百色市|
正阳县|
汾阳市|
东乌珠穆沁旗|
晴隆县|
西乡县|
嵩明县|
南安市|
连城县|
寿阳县|
凤庆县|
枝江市|
宣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