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飛軍定裝-《三國領主時代》
第(2/3)頁
“白毦全面換裝魚鱗鐵甲后,參與了迎趙太守一役,白毦損失微乎其微,反饋魚鱗鐵甲防護效果良好。”
徐庶點頭道:“沒錯,叔至對魚鱗鐵甲很滿意。”
阿蒲澀然一笑,隨即很快收起笑容,認真道:“但這個盔甲仍存在一個問題:重量。雖然比普通連體甲輕一成,鐵甲總重量仍然不輕,白毦兵穿上魚鱗鐵甲仍能正常作戰,但不是所有部隊都能夠承受魚鱗鐵甲的重量。無當飛軍全部由夷民組成,夷民普遍不如白毦將士孔武有力,又要能夠在山區高速機動,穿上魚鱗鐵甲能不能承受……”
眾人全都看著王平。
魚鱗鐵甲是白毦制式裝備,防御效果值得信賴,但阿蒲說的沒錯,益州夷人雖然善戰,身材卻普遍不高,王平挑選新兵時,也不象陳到那樣對身高和體魄要求那么嚴格,無當飛軍的平均身高,明顯比白毦兵矮一些,再加上山地行軍更消耗體力,故而阿蒲會有些擔憂。
防御能力再高,可如果部隊裝備后因為負重過大影響戰力,是得不償失的。
“可以。”王平沉聲道。
易風有些不放心,問道:“你確定沒問題?”
王平點頭:“我在叔至兄那里試過,沒問題。”
徐庶沉吟不語,易風有些擔憂地望向魚不智。
魚不智笑道:“既然王平說行,那無當飛軍的盔甲就這么定了。”
在場所有人當中,魚不智是對無當飛軍最有信心的一個。
阿蒲和易風所擔憂的,是無當有沒有那樣精銳,魚不智卻是知道,無當能在歷史上留下那么大的名聲,絕不是靠僥幸得來。而且,王平雖然還比較小,但他具備了遠遠超出實際年齡的沉穩,如果沒有把握,絕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主將表示認可,領主大人一錘定音,盔甲選擇便塵埃落定。
“除了盔甲,另一個主要防具是盾牌。”
“我們本打算設計一種全新的盾牌,王平將軍說無此必要,飛軍招募的都是夷人,喜歡用傳統的團牌,猝然改變,反而讓大家不習慣,故我們沒有在盾牌上花時間。”
說明一下,無當飛軍招募兵員非常嚴格,但與白毦兵相比,卻是更容易一些。魚不智有心將來條件成熟時,看能否創建一支純粹由賨人組成的部隊,即使青谷部落成為逐鹿領的附庸勢力,領地賨人數量也僅數百人,魚不智要求王平,盡量不要招募。
賨人用板楯,其他夷民卻多使用團牌。
“防具只有魚鱗盔甲,接下來,在下介紹武器。”
阿蒲從桌上拿起一個小鐵器,有四個鋒利的尖爪,尖爪的角度顯然經過精心設計,向四面規則分布,每個夾角約130度。阿蒲將小鐵器向地上隨手一扔,三根尖爪撐地,最后一根尖爪直立向上,如同地刺一般怒指蒼穹。
“這是扎馬釘,也有人叫它鐵蒺藜。”
“扎馬釘是為無當飛軍準備的暗器,撒在戰場上或一些險徑要道,可以刺傷敵軍戰馬和士卒,既能打亂敵軍陣型,又能起到阻敵、封鎖的作用,在防守戰中非常適用。除此之外,我方部隊需要轉移或撤退時,也可以撒上扎馬釘,讓敵軍無法第一時間追擊。”
“扎馬釘布置非常方便,無論怎么扔,定下來后都有一根尖爪直立向上。即使敵人推倒上面的尖爪,下面的尖爪又會立起來。”
徐庶走過去,蹲身撥型那個扎馬釘,果然如阿蒲說的那樣,上面的尖爪下去,無論向哪個方向撥,下面總有一根尖爪立起來。
眾人看得眼前一亮。
魚不智也走了過去,把扎馬釘從地上拾起,拿在手中仔細端詳。
用來展示的這個扎馬釘,尖長約3厘米,重量只有15-20克,扔在平地上還比較顯眼,可若是在草地或樹林里,很難被敵人察覺,可謂陰人陰馬必備良器。
魚不智轉向阿蒲,問道:“扎馬釘如何攜帶,一個士兵能帶多少?”
阿蒲恭聲道:“稟城主大人,這種扎馬釘需以竹框盛放,單兵攜帶不是很方便,但我們也可以將尖打造成錐形,那樣的話,就能用皮囊攜帶。”
“扎馬釘有大有小,大人手中拿的是大號扎馬釘,為不影響作戰,在下以為可比照水囊的尺寸,一皮囊能裝六、七十枚扎馬釘,一名士兵掛兩袋在腰間應無問題。如果采用小號扎馬釘,尖長只有大號扎馬釘一半,一皮囊裝兩百枚錐形尖的扎馬釘綽綽有余。不過,如果是三角錐尖,最好還是用竹框或其他硬質盛具盛放,以免我方士兵不小心被錐尖傷到。”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宁县|
泰来县|
克山县|
新田县|
湘潭县|
马鞍山市|
阿拉善左旗|
正定县|
应城市|
碌曲县|
万安县|
富顺县|
棋牌|
桃源县|
西乌|
恩施市|
深水埗区|
宜城市|
美姑县|
安泽县|
抚顺市|
荆州市|
东兰县|
琼结县|
拜城县|
泰兴市|
民乐县|
故城县|
阿城市|
鹤壁市|
安丘市|
白城市|
泽州县|
商洛市|
康定县|
抚州市|
河曲县|
且末县|
资兴市|
镇江市|
拉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