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40章 益州大捷-《三國領主時代》


    第(3/3)頁

    一位年輕道眾勸張修:“為平定叛亂,劉焉收留叛軍,逃兵,此時投靠,正當其時也!”

    張修對他的話深以為然,就讓這個叫張魯?shù)哪贻p人與州府聯(lián)系。

    劉焉正愁平叛兵力不足,五斗米道愿投降,既可支援前線,又能解決一個隱患,自然是求之不得。

    雙方達成協(xié)議,張修號召道眾參與平定叛亂,作為回報,劉焉封他做漢中太守。

    五斗米信徒向綿竹戰(zhàn)場進發(fā),朱儁兵力得到補充。

    不知不覺,游戲中的時間已是188年9月。

    匈奴南單于于夫羅,與白波黃巾合攻河東。

    由于涼州、益州叛亂仍處于動亂中,朝廷派出不少部隊,河東有事,能調(diào)動的軍隊非常有限。風雨飄搖的東漢朝廷,再次感受到徹骨寒意。

    就在這個時候,益州平叛官軍取得大捷,為漢室送來些許慰藉。

    綿竹和巴郡戰(zhàn)場勢均力敵之際,一支官軍部隊發(fā)動了一場奇襲。他們從巴郡西部山區(qū)潛入江陽郡,隱匿行跡,南行兩百余里再轉而向西,突然在犍為郡境內(nèi)出現(xiàn)。犍為位于蜀郡和廣漢之南,位于戰(zhàn)場后方,叛軍的糧草都屯積在犍為境內(nèi)的武陽縣城。

    那支官軍不顧遠行疲憊,立即向武陽縣城發(fā)起進攻。

    激戰(zhàn)半日,武陽城被攻克,城內(nèi)糧草被付之一炬。

    消息傳到綿竹前線,叛軍大亂。

    綿竹集結的叛軍有十多萬,每天消耗的糧草不是小數(shù)目,全靠從武陽縣城調(diào)集糧草支撐,武陽被攻破,軍中存糧僅夠三日,叛軍頓時亂了陣腳,不得不全軍撤退。

    可是,這時候想走,已經(jīng)不是叛軍自個商量好就能拍拍屁股上路,得先問朱儁答不答應。

    朱儁接到奇襲官軍送來的戰(zhàn)報,得知叛軍糧倉被焚,欣喜若狂,早就做好了痛打落水狗的準備。叛軍一退,綿竹戰(zhàn)場的官軍發(fā)動全線猛攻,迅速擊潰了在后面虛張聲勢的斷后部隊,展開追擊。

    叛軍無糧,不敢久戰(zhàn),再加上馬相和南部叛軍相互提防,誰都不敢停下來抵抗官軍追擊,成為對方脫身的犧牲品,跑得那叫一個奔放。官軍一路追殺,沒有遇到有組織的反抗,反而不斷斬獲軍功,這么好打的仗,自然是人人奮勇,個個爭先。

    南部叛軍多是山中夷民,打小在山里長大,爬坡上坎,如履平地,健步如飛。

    馬相的部下多是益北漢人,沒夷民跑得快,只得悲摧地成為炮灰。

    朱儁對待叛軍一貫強硬,昔日拒絕南陽黃巾投降的就是他,益州叛軍遇到他算運氣不好。一路追殺,馬相叛軍被殺得心膽俱裂,馬相知道犍為有官軍,不敢去犍為,跑到蜀郡境內(nèi)時,已經(jīng)被朱儁斬首兩萬余級,許多叛軍離開大部隊在山野間躲避,跟在馬相身邊的只剩萬余人。

    逃到蜀郡,馬相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便遭遇伏擊。

    潛行數(shù)百里奇襲武陽縣城的那支官軍,燒毀叛軍糧草后,潛入蜀郡與廣漢交界地帶設伏,正好攔住了馬相這條大魚。

    三千官軍以逸待勞,萬余叛軍精疲力盡,身后又有追兵,無心戀戰(zhàn),馬相死于亂軍之中,叛軍余部盡降。

    馬相之亂平定!

    發(fā)動那場奇襲的,是原本應該呆在漢中的典軍校尉曹操。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漠河县| 临清市| 济阳县| 灵川县| 醴陵市| 固镇县| 三河市| 香格里拉县| 隆回县| 舟山市| 清原| 连州市| 肃宁县| 齐河县| 阜平县| 图们市| 顺平县| 霍邱县| 定远县| 商水县| 澳门| 仁布县| 崇州市| 包头市| 莱阳市| 连江县| 库伦旗| 黄冈市| 潍坊市| 锡林郭勒盟| 寿阳县| 塔城市| 改则县| 黄梅县| 常州市| 清远市| 克山县| 共和县| 溆浦县| 共和县|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