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血與火的考驗(下)-《三國領主時代》
第(1/3)頁
五千黃巾來攻,竟然還有兩千伏兵在旁窺伺!
倒不是馬袁義故弄21玄虛,大本營增派兩千黃巾,與逐鹿路一直以各種方式阻撓、殺傷黃巾軍,有直接關系。馬袁義還沒到逐鹿領,一路上損兵折將,讓他更加深切感受到逐鹿領多么難纏,也讓他覆滅逐鹿領的念頭更加迫切。
在路上被折騰得焦頭爛額,馬袁義派人回大本營報備要求加派援軍。
墊****首領也很上道,聽說路上就被報銷掉千余人,是又驚又怒,最終還是認可了馬袁義的看法,那就是一定要盡快毀滅掉這個可怕的領地。路上的遭遇,讓馬袁義意識到本陣營玩家不可信,求援時特別提到這一點,讓大本營盡量避開玩家耳目,悄然行事,大本營首領也接納了這個建議。
兩千黃巾以各種正當理由,分散離開大本營,在外匯合后潛往逐鹿領。
好在天下軍團高居墊江黃巾陣營功勛第一,可以在大本營內隨意走動,發現一些蛛絲馬跡。魚不智和徐庶得到消息后,對大本營增兵是有預感的,否則也不會派白毦和賨人前去試探。
這一試,伏兵確實出來了。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馬袁義居然利用夜色,暗中讓一千伏兵潛伏在攻鎮黃巾之后。馬袁義本意,多半是想用這一千伏兵打逐鹿領措手不及,伺機投入戰斗,爭取一舉擊潰守軍防線,可白毦突然往這個方向運動,讓伏兵無所遁形,也正好撞到伏兵槍口上。
白毦危險!
猝逢巨變,陳到沒有任何猶豫,率領白毦向伏兵沖去!
他判斷得很清楚,如果不能迅速沖破阻截,白毦兵被數十倍敵人纏住,除了力戰而亡之外,不會有第二個結果。陳到知道,雖然這里離領地很近,但逐鹿軍已經無力組織起有效救援。
隨隊玩家緊接著傳出的指令,也證明了陳到的判斷多么準確。
“全力突圍!”
簡單幾個字,字字千鈞。
前有一千黃巾擋路,后有八百敵人銜尾急追,若再算上****義本隊的一千二百人,以及仍在與曲晨部纏戰的黃巾部隊,104名白毦戰士,已經徹底身陷重圍。想沖破黃巾封鎖,談何容易!
更要命的是,白毦裝備沉重,突圍速度始終快不起來。
但白毦沒有別的選擇,唯一的機會,就是趕在被身后黃巾追上來之前,沖破這一千伏兵,盡快向逐鹿鎮靠攏。
吶喊聲中,一百多支超長長矛,向一千黃巾伏兵殺去!
陳到沖殺在最前面。
逐鹿武將臨戰必上一線,這已經是逐鹿軍不成文的傳統。
該傳統始于曲晨,曲阿小將從不畏懼戰斗,陳到也很認同這個傳統。
他慣用的武器是槍,當初保護徐母來益州時,就以一桿槍殺退武陵寇,并與曲晨大打了一場。組建白毦后,為了與白毦制式兵器相適,率軍作戰時陳到通常也會拿起長矛,與士兵們并肩作戰。
無論外形還是戰斗方式,槍與矛很相似,兩者最大區別在于桿的軟硬,矛桿硬而槍桿軟。矛是重兵器,矛桿以棗木等硬木或精鋼制成,基本沒有韌性,使用者需要極大臂力才能發揮出矛的威力。矛的戰斗方式除了可以用于擊刺,打、砸也是其重要攻擊手段。
最重的鋼桿長矛可以重七八十斤,白毦的超長長矛重重遠遠不止這點,矛重約110斤,能使用這種長矛戰斗的士兵無不是百里挑一的精兵,或許這也是陳到選拔兵員那么困難的主要原因。
沉重的長矛使用不易,但一旦能熟練運用,重矛的威力不會讓人失望。
為殺出一條血路,白毦全力沖刺。
一排排長矛組成的森林,陰冷而鋒銳,伴隨著白毦將士有節奏的奔跑,矛尖下的紅纓也有韻律地上下抖動。遠遠望去,很象過年時孩童用竹竿挑著紅布或紅燈籠玩耍。
但這些長矛帶來的絕不是年節時的喜慶,而是殺戮!
矛刺如濤,此起彼伏,連綿不斷。
成建制槍矛兵集群沖刺時,想躲開大致保持穩定間距的刺擊非常困難,最前面一波長矛刺進黃巾群里,許多不幸未能躲過的黃巾,如同竹簽捅進一個個做好的糖葫蘆,溫熱的鮮血在空氣中狂飆,被捅傷要害卻沒有馬上死去的黃巾在不住哀嚎,戰爭的血腥和殘酷,在這一刻顯露無遺。
白毦不為所動。
每個人都明白,如果不能一鼓作氣沖過去,他們的下場不會好到哪里。
第一波長矛還沒來得及從敵人體內拔出,第二波又至!
緊接著是第三波!
三段式矛陣沖刺!
白毦無論刺殺時機還是移動節奏的把握都無懈可擊。矛陣沖刺結束時,超過百名黃巾死于沖刺之下,一些戰死黃巾身體被長矛刺穿,沒辦法倒地,情形看起來非常詭異。
趁這支黃巾伏兵陣腳大亂,陳到順勢揮兵進擊。
百余重裝步兵,以踏破山河之氣勢,悍然沖殺進黃巾防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重庆市|
通山县|
甘孜县|
浪卡子县|
嘉义县|
洪江市|
浮山县|
涿州市|
河南省|
繁峙县|
象山县|
衡阳市|
屯门区|
南充市|
繁昌县|
岚皋县|
义马市|
鹤岗市|
西峡县|
田林县|
旬阳县|
武川县|
广丰县|
利川市|
扶沟县|
尼勒克县|
玛沁县|
陵川县|
南宫市|
修武县|
广安市|
汤阴县|
孝感市|
赣州市|
廊坊市|
达孜县|
巨野县|
平陆县|
靖西县|
康保县|
佳木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