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很顯然,這是一場誤會。 回去求援的武師老戛,臨死前沒有來得及說出更多信息,逐鹿領知道,有一位徐庶故友一路護送徐母,但是具體到對方身份、體貌特征、使用兵刃等細節,逐鹿領并不清楚。曲晨飛馬馳援,看到一位滿身是血的家伙從后面向一女子伸手,疑似徐母的女子正用力拉奔她的人,神情焦急,曲晨把那青年視為追殺者,其實一點都不奇怪。 來者主動出手,那青年第一反應自然視曲晨為敵,從昨日被流寇盯上,流寇多次分兵繞道截殺,類似情形不止一次。先前山壁阻隔了視線,青年沒看到云清如何倒地,下意識里當是曲晨所為。 兩人都當對方是追殺者,動起手來自然不會客氣。 長槍極速突進,發出破空嘯音。 如銀瓶乍破,似鐵騎突出,槍尖寒芒似緩實疾,刺向曲晨咽喉。 曲晨夷然不懼,大戟斜切,月牙般的戟枝劃出一連串殘影,迎向刺來的長槍。待戟枝與槍尖即將接觸的一剎那,曲晨握住戟身的手臂微微一轉,原本要與槍尖硬碰的戟枝側旋90度,剛好用戟枝與戟身的空隙迎向槍尖。 戟對付槍、矛類兵器,有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鎖。 一旦槍尖刺進戟枝與戟身空隙,持戟者只需輕輕轉動戟桿,就能將槍身牢牢鎖住。即便雙方角力,持戟者也能更好發力,可謂占盡便宜。 “來得好!” 青年暗自想著,他也是難得一見的高手,看似兇猛無畏的一槍,其實始終還留有余力。曲晨變招雖快,他還是在間不容發之際作出應對:收槍。 槍雖不再向前遞出,也沒有馬上收回去。 換作別人,或許只道青年先前出招太猛,勉強止住沖勢已屬不易。曲晨卻是不同,青年收槍看似退讓,實則是在為下一擊蓄勢,槍勢含而不發,因為曲晨大戟沒能碰到槍身,等他招式用老時,長槍便可伺機再刺! 大戟遞出,覆水難收。 長槍果然如毒蛇般刺出,來勢竟比剛開始的時候還要快! 曲晨側身、偏頭躲避,同時大戟回蕩,反削青年手臂。 兩人就這么莫名其妙地打起來,雖說徐母就在旁邊,兩人顧忌傷到她,很少硬碰硬。槍來戟往,以快打快,細微處暗藏殺機,與大開大闔的戰斗相比更加兇險,誰稍有不慎,生死立斷。 倒在地上的云清終于恢復了一點力氣。 艱難地翻過身,發現青年在不遠處戰斗,罕見地未能迅速將對方擊倒,而流寇先鋒已轉過山崖拐角,離他們不到30步。云清暗暗叫苦,情急之下,也不知體內哪處涌出一股洪荒之力,一骨碌起身,背起徐母就往大道上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