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白虎山-《三國領主時代》
第(3/3)頁
第三附屬領地白虎村,就位于逐鹿領的東面。
那么按照常理,第四附屬領地似乎就在南北兩面作出選擇。但是,徐庶仔細分析了逐鹿領實際情形后,提出了不同看法。
優先在平原地帶建立附屬領地,是典型的農耕文明做法。
逐鹿領漢人數量占據著明顯優勢地位,但領地內的夷人不斷增多,也是必須正視的事實。雖說領地內夷民主要來自于難民潮,可最近一段時間,徐庶明顯察覺到,領地附近刷新的流民中,夷人數量也越來越多。
那么問題來了。
夷民大多善打獵,耕作水平不及漢人,如果領地仍然按照慣常的做法,優先在平原地帶設立附屬領地,將眾多夷民置于何地?誠然,領地也可以通過教化讓夷民適應農耕,可那樣一來,又必將削弱夷民骨子里的血性和勇武,使得逐鹿領從夷民中招募善戰之士的難度增大。
要想保持夷民的勇武好戰,就需要為他們營造適宜的環境。
得讓他們保持進山打獵的習慣,山澗中搏獅斗虎,才是夷民最喜歡的。
夷民需要廣闊的狩獵場。
于是徐庶提出:今后一段時間,附屬領地應優先圍繞白虎山一帶建立。
優先在白虎山建立附屬領地,并不是說徐庶打算讓更多村民學習打獵。
白虎山不大,方圓二十余里,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
白虎山西面五十里,就有另一個玩家領地,如果對方不斷向東邊發展,勢力遲早會直達白虎山。徐庶打算先下手為強,在對方的觸角伸過來之前,先用附屬領地將白虎山圍住,讓白虎山成為逐鹿領的后花園。
魚不智對這個計劃頗為心動。
將白虎山圈住,領地得到的好處可不僅僅是讓夷民保有獵場。山中礦產、草藥、木材資源,都能為領地帶來財富,如果將來領地需要發展藥草種植或畜牧業,白虎山也是塊寶地。
這是個大工程,可能影響到領地發展戰略方向。
某村長和徐庶不愿草率作出決定,到底做何選擇,還得實地看過再說。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雅县|
洛浦县|
扎鲁特旗|
青铜峡市|
波密县|
鹤山市|
开阳县|
凤庆县|
商河县|
兰西县|
河东区|
措勤县|
措勤县|
霍邱县|
阿巴嘎旗|
霍城县|
汝城县|
江源县|
崇义县|
韩城市|
和龙市|
安西县|
响水县|
绿春县|
安徽省|
当雄县|
保德县|
明水县|
武宁县|
涡阳县|
武平县|
彝良县|
余庆县|
资源县|
犍为县|
凭祥市|
老河口市|
金阳县|
水富县|
东平县|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