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后,林凡又鑒定了那顆夜明珠和琥珀玉帶。 夜明珠收藏價值在三百五十萬華夏幣區間,拿到拍賣行最終成交價多少,這需要看運氣。 而那條琥珀玉帶,收藏價值就高了,一千二百萬左右,這還只是起拍價! 琥珀玉帶在明朝,要比各類珠寶昂貴得多。 因為但凡擁有琥珀玉帶的,無一例外都是和皇上沾親帶故的。 那位大明工匠貴為宣德皇帝身邊的紅人,才配擁有這條琥珀玉帶。 不過有一點,這條琥珀玉帶的做工并不精細,甚至還有些粗糙。 也許這和官職有關系,官職越高的大官,擁有的琥珀玉帶就越精美。 反觀那位大明工匠,他在朝廷里并不是官僚,充其量就是宣德皇帝身邊的紅人而已。 沒有太高的官職,琥珀玉帶的做工,也就不如那些封疆大吏。 除此之外,行內人普遍提倡一種說法,叫做‘粗大明’! 為什么會有這種奇怪說法? 因為明代的文物,相較于漢代和清代,大多數都顯得很粗糙。 不用看其他的,就看明代工匠師雕刻出來的龍,就比較抽象。 要說龍這種虛無而神圣的生物,它在華夏古代,代表皇家的尊貴,代表皇家的威儀! 看看清代雕刻的龍,一般都很富態,都極具威嚴,彰顯出皇家那種不可一世的龐大氣場! 而明代雕刻的龍,就有一種很抽象、很屌絲的感覺。 龍頭不像龍頭,龍尾不像龍尾,要多抽象就有多抽象。 久而久之,圈內人給明代文物定義為‘粗大明’! 就是說明代出土的文物,除了瓷器和銅器,珠寶首飾的雕工,比起清代和漢代差遠了。 林凡得到的這尊琥珀玉帶,就是‘粗大明’的代表作。 玉帶上雕刻的玉龍,非常之抽象。 用料還行,籽料白玉,在明代那個時期,籽料白玉已經很高端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