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所有教授都認同之時,鐘婳言走上去將畫作打量了一眼。 所有人都忽然看向這冒出來的女人。 這可不是什么明星該來的地方。 她這個時候不顧旁人,開始暢所欲言。 “這副畫作的確復古,是‘師古人’,而非單單的‘古意’。像極了清代的‘婁東派’,雖然技巧的確天衣無縫,但卻死氣沉沉,沒有活力,自鳴清高。” 幾位教授聽此話語后,既覺得她有點學問又覺得還是缺少信服力。 秦教授悠哉悠哉地走過來,看樣子是在引薦她,“這位是傅宴延帶來的小姑娘,剛剛我和她鑒賞了畫,我發現她不僅僅對于畫有見解,在文學理解水平上也很不錯。” 其中一個老教授用一口帶著外國腔的中文發問,“你認為這副畫是自鳴清高?那你說說,什么樣的畫才不算自鳴清高?” 這不算刁難,這是提問。 因為再場的教授如果不是聽她是傅宴延的人,恐怕立刻會噴一口英文和層出不窮的質問。 他們不認為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有資格來挑戰他們的權威理解。 秦教授也很無奈,這就是國外的刻板印象。 除了他之外,在場很多都是外國教授。 他們對于國學的理解的確沒有如此精湛,但的確在美術界都在自己較為出名的作品,以及在知名大學工作,手下的學生大多數都是有所成績的美術生。 他們的水平的確讓許多人都頂禮膜拜。 起先秦教授還有些擔憂,這小姑娘會不會回答不上來,畢竟這些外國教授一向苛刻認真。 鐘婳言看起來很從容淡定,并沒有生氣,姿態不卑不亢。 她的全英文發音標準,鋪滿詩意。 “剛剛秦教授說我有些文學水平,那么,借此畫便可好好談談所謂的繪畫與文學。 也許有人認為兩者并無關系,實在藝術是共通的。 以前的中國畫也叫文人畫。 是因為那時候的畫畫還沒有技巧,是一種感受力,是一種信有心生。 就像寫文章,越寫越深入,越寫越相信。 兩者都是以感受與情懷為基調內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