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越是道行高深者,越是驚恐,于修道生靈而言,天地塌了。
天地之間的大道法則之力在潮水般退去,歸化為虛無,天地失道。
這一刻,對于他們而言,就像是生活在水中的魚,突然遇到了池水干涸,這無異于滅頂之災(zāi)。
惶恐,無力,自心底滋生,甚至不少修士出現(xiàn)了境界的跌落。
沒有了大道之力的支撐,他們的修為道行在快速逸散,在歸于虛無。
天地表面看上去無恙,可支撐天地存在與運轉(zhuǎn)的大道法則,卻在消失,整個天地好似成為了蜃景,不再真實。
不少敏銳的修行之人都能隱隱感應(yīng)到,自我的存在痕跡在無聲無息的歸于虛無,被抹去,如風(fēng)中煙塵,消散不可尋。
與道長存的金仙不再不朽,道消而趨凡,畢竟他們的不朽依托天地而存。
唯有達到了太乙之境的存在,才能稍微抵抗之中虛化,因為他們已經(jīng)行走在了收束自身一切因果的道途上。
大羅者自我圓滿,倒是能夠通過消耗自身道行,來抵擋外在大道的消磨,甚至護持身邊之人,將自身的大道化作螢火,填補天地大道消退留下的虛無。
只是自身道行有限,在這樣的消耗之下難以產(chǎn)生多少作用就是了,總是萬千螢火匯聚,或許可以照亮一隅之地,卻難以映照諸天,取代日月星辰。
大道之力的消退,無有時空的分別,難以遏制。
繼續(xù)下去,便會迎來一瞬的絕對無法時刻,萬般皆化泡影。
成住壞空,此際便是壞至空的過程。
無數(shù)修道生靈惶恐,即便是圣人也無法再借天地之力,因為天地之間已無力可借。
不過對于這樣的狀況,不少人心中早有準(zhǔn)備,道祖召諸多大能前往紫霄宮,所言便是此事。
這樣的局面是過去的他們不曾想過的,卻不得不接受這樣的事實。
這消散的力量盡數(shù)歸于虛無,會化作絕對的“空白”落下,抹除一切的存在,回歸空白。
不過道祖也告訴他們,他們這些圣人與另類成道者,需要面對的并非后續(xù)那垂落的力量,自有人會承擔(dān)那份虛無的吞噬。
天地之間,各處仙家府邸,大能道場,一道道目光自閉關(guān)之中睜開,神情凝重。
諸天星域,星辰閃耀,諸神歸位,嚴(yán)陣以待,沉寂無聲。
幽冥之下,輪回六道矗立,地府與天庭遙相呼應(yīng),天道與地道之力交織。
二者之間,眾生承接天道與地道,將二者緊密相連。
天庭之上,紫霄宮隱現(xiàn),居于天道近前,道祖鴻鈞平靜盤坐,目光平淡,楊眉道人滿臉的不爽,但此刻抱怨也沒用,正感受著此際天地的演化,感悟這成住壞空的過程,觀大道生滅。
地府深處,面容秀麗的女子巍然不動,身與道合,以身承道。
這些存在似日月之光隱去,與暗夜之中顯現(xiàn)的螢火,分散天地之間,卻無差別地面對著同樣的境況。
沒有大戰(zhàn)連天,也沒有氣勢滔天,神通法寶,玄妙道術(shù),皆無作用。
有的,只是純粹而直接的大道對抗,求道存,求身存。
時光長河之上,青玄目光看向天地,看向演化的諸天,也望向過去,縱觀萬古,身上氣息平和,自然流轉(zhuǎn)。
“女青,此時不證道,更待何時?”青玄收回目光,看向不遠處盤坐的關(guān)門弟子身影,開口道。
女青閉目入定,手中掐訣,八道身影具現(xiàn)而出,環(huán)繞四周。
七個葫蘆演化的道身,以及女青的本體之身,拱衛(wèi)著她的先天葫蘆藤本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