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91章 鳥盡弓藏-《靖難攻略》


    第(3/3)頁

    他日后如果想要培養一支強軍,就必須要為他們培養出信仰。

    在馮勝的臉上,他看到了幾分英雄遲暮的景象。

    只要君王對你起疑,那你所能做的,也不過就是引頸待戮罷了。

    這些例子太多,以至于馮勝講了整整一個時辰,期間喝了三杯茶,而朱高煦則是在一邊傾聽,一邊伺候。

    “哪能……”王儉失笑:“這才做了百戶官不到兩個月,又無戰功,如何升得上去。”

    呂梁之戰即傅友德率二千長槍兵,正面沖鋒擊垮元朝左丞李二的一戰,這一戰朱高煦已經聽過了,因此相比較呂梁之戰,蔡家莊之戰更讓他好奇。

    歷史上的朱高煦可不是左右朱棣發動靖難的主要推手,真正推動朱棣靖難的人是朱允炆。

    江淮地區雖然在元朝統治過程中建立了蓄養戰馬的大規模馬場,但實際上由于馬場荒廢外加氣候因素,這里所能提供的合格戰馬量非常有限。

    馮勝沉吟片刻,許久后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的笑了出來。

    要知道,這點產量只是定額制造來以備不時之需的,因此許多工匠都沒有參與制作甲胄火器。

    “我如湖泊落葉,只能順水漂流。”

    “陛下不讓伱走,你便走不了,只能安靜下心來與我學些本事。”

    明初軍隊的戰術,繼承于“古法”嗎?

    諸如這樣的例子,在平夏戰爭、北伐戰爭中比比皆是。

    徐輝祖與李景隆二人都善于練兵,此前就常在北方練兵,而如今這幾個月他們都在閩浙兩省來回奔波,顯然閩浙兩省的衛所兵戰力堪憂。

    這一瞬間,朱高煦愣住了。

    馮勝說出了明初明軍之中的一種氛圍,這種氛圍讓朱高煦感到新奇,只是不等他深想,馮勝又說道:

    朱高煦不希望這些健卒葬身中原,因為他們本該被大明朝用于開疆拓土。

    馮勝講述了劉基與朱元璋的對話,這段對話粗看之下,似乎只是劉基在單純地拍朱元璋馬屁,但假如深入分析二人說話的背景,那么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擺在了眼前……

    論體量,眼下的大明手工業可以完爆整個世界。

    哪怕他愿意去死,可朱棣呢?朱高熾呢?

    如果僅憑分發田地,就想要得到百姓的支持,那歷史上那么多農民起義就不會失敗。

    “后來,陛下前往定遠自立門戶,也要求軍中以長槍來比較武藝,常常考校兵卒長槍技藝,不少兵卒因此得到了嘉獎。”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還是朱高煦沒辦法用分地這個政策來激勵部下,因為如今的大明朝根本不缺耕地,而是缺能種地的人和畜力。

    “國公……”朱高煦放下手中的,起身回了一禮。

    在馮勝口中,朱元璋曾給晉王朱棡下過一道命令,其中提及軍隊的戰術原則時,朱元璋認為使用步兵要“與騎兵并進而夾攻”,不斷強調要訓練進攻型步兵,而非防御型步兵。

    對此,朱高煦自然想到了三府嫡長入武英殿理政的事情,不過對于他來說,這件事情根本就影響不了他。

    朱高煦沒有送他,而是站在屋內,看著斜陽下他那佝僂的背影,整個人都沉默了。

    明軍的這種步兵機動性確實很罕見,饒是朱高煦想了又想,也無法在古代戰爭史中找到類似的案例,只能從近代的子弟兵身上找到相似例子。

    有的時候,即便他不想,但命運卻容不得他。

    只是他的這份心思不能表露太過明顯,所以面對馮勝的話,他也故意嘆氣道:

    “若是陛下同意將你外放,歷練幾年后或許能減小北邊壓力。”

    這么一看,倒也不難理解為什么靈璧之戰后,南軍便再也無法阻擋燕軍腳步,僅一個月便丟失了淮河以南的所有防線。

    忽的,朱高煦不知道說些什么,或者說他根本說不出來什么。

    “迷糊了?”馮勝笑著撫了撫長須,看樣子有些高興。

    饒是你年輕驍勇善戰,治國安邦,打下大片疆土又待如何?

    從前番在武英殿與朱高熾的對話中,他便差不多了解了他與朱高熾的理念問題。

    可就是這少量鐵料,最后卻生產出了甲胄一萬三千多副,馬步軍刀兩萬一千把,弓三萬五千余張,箭矢一百七十萬支。

    “這個嘛……呵呵”

    或許也正是這個原因,他們之間的對話中才會出現馮勝所說的“然臣觀陛下常不拘古法而勝,此其所難也”。

    不過,朱高煦曾經翻看過他的這兩本兵書,結果卻大失所望,因為這兩本兵書之中大段模仿甚至抄襲前代的兵學著作,甚至連都被抄進了書里。

    “陛下曾言、克敵在兵,而制兵在將。兵無節制則將不任,將非人則兵必敗。是以兩軍之間決死生成敗之際有精兵不如有良將。”

    由于明軍的戰馬嚴重不足,機動進攻和保護側翼的任務,在很多時候就不得不落在步兵身上。

    在朱高煦思索間,馮勝忽的開口說起了武英殿內的事情。

    據朱高煦所知,劉基雖是文人出身,但他博覽群書,還撰有和兩本軍事著作。

    結果到了元末,明軍長槍兵抓著長槍就懟著騎兵沖鋒,硬生生將蒙古人的騎兵多次沖垮,搞得元末一眾元朝軍閥看到大明的長槍兵就頭疼。

    “該從何說起呢……”馮勝一時間也不知道要從哪里說起,因此沉吟了許久,直到一字時間過后才開口說起了幾場戰爭。

    由于太過依賴步兵,即便明軍此后騎兵數量增加,但也無法改變明軍以步兵機動作戰的基本想法。

    想到這里,他不由看向了馮勝,而馮勝也走進了倒座房內,坐在那張用于休息的床上。

    話雖如此,馮勝卻也感嘆道:“只可惜,這行軍打仗不是下棋,能征善戰者,往往都不是從兵書上學來的兵法。”

    如今的明軍,若是按照秦嶺淮河作為分界線,那南軍之中的精銳都聚集在西南及湖廣,不是在趕苗拓業,就是在威懾中南半島及青藏地區的土司。

    說白了,在劉基看來,明初軍隊的作戰原則和“古法”中的作戰原則有很大的區別。

    只是眼下的他沒有屬于自己的人和地盤,他所能做出來的一切都不能在現在做出來,不然就是為朱允炆做嫁衣。

    朱高煦不是很精通理科,但作為當過兩年兵的人,他也大概了解火器的進程。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习水县| 米易县| 徐闻县| 松滋市| 漾濞| 图们市| 遂川县| 玛纳斯县| 江西省| 华池县| 郸城县| 余庆县| 武陟县| 康乐县| 梁平县| 利川市| 博爱县| 磴口县| 刚察县| 吴江市| 新巴尔虎左旗| 右玉县| 东乡| 平阴县| 郧西县| 宁远县| 诸城市| 旺苍县| 那坡县| 安新县| 玛曲县| 黔西县| 甘德县| 璧山县| 临颍县| 鱼台县| 怀来县| 阿拉善左旗| 河曲县| 连州市| 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