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仁官不仁民-《靖難攻略》
第(2/3)頁
朱高煦要是想在宮外吃到如宮里的膳食,那每頓飯少不得得花二三百文。
坐下后的朱高煦掃了一眼,此刻武英殿內有六張理政的桌子,其中主位是老朱的,下首左位是朱允炆的,右位是自己。
“都沒吃吧?”
由于住所距離西華門很近,他倒是沒有著急去武英殿,而是如往常一樣的將自己對于眼下大明朝的問題和理解記錄。
朱高煦處理奏疏有著自己的思路,這是他奏疏處理快的原因。
朱高煦瞥過一眼,差不多有四十來份,是他此前工作量的三倍左右。
在他面前,那六十余本奏疏被分到了左右,左邊是他滿意并通過的奏疏,大約四十余本,右邊是他不滿意的奏疏,大約二十本不到。
哪怕是到了明代中后期嘉靖年間,這份俸銀也不算低,更別提朝廷還增加了許多正俸以外的其它福利銀。
他真正要培養地方的人,是他日后就藩的地方,是日后他郡王府的護衛。
無奈,見睡不下去,朱高煦只能起來收拾自己。
如果沒有“折鈔”和“以物抵俸”的政策,那明代正七品官員的俸祿還是足以養活十一二口人的。
他需要完全屬于自己的人,還要用他們幫自己打贏有可能發生的靖難,以及……
就這心態,文官不表揚他才奇怪,也難怪夏原吉在洪熙年間想著告老還鄉,估計也是看自己與新君政見不和,所以才會有這種想法。
“今日的武英殿應該會比較熱鬧吧……”
面對目光,朱高煦不由感嘆朱高熾在人情世故上的處理能力,因此點了點頭:“好……”
“你幫你大哥看看奏疏,免得無事可做,擾亂秩序。”
說罷,朱高煦也不再多說什么,而是提筆在朱高熾被駁回的幾本奏疏前面加上了讓御史前往當地巡查的話,而后轉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至于不是那么緊急的奏疏,朱高煦則是如上一般,也讓都察院走一趟。
思緒還沒落下,朱高煦便將手中毛筆收了起來,將書籍藏好后,他才換上入宮的常服,來到后院為赤驩穿戴馬鞍。
見他們二人如此放松,朱高熾等人也小心翼翼坐下,而后開始聚精會神的處理奏疏。
只要是縣、衛級別的事情,朱高煦都要都察院從京城派京官下去核實,這在交通極為不便的這個時代來說,確實有些折騰都察院的那群御史。
朱高煦對文官的態度,與老朱不謀而合,這才是他少有被駁回奏疏的原因。
朱高煦看了一眼朱高熾正在處理的奏疏,果然也是同樣的內容。
不過朱元璋也并不覺得奇怪,畢竟誰都要有一個適應的時間:“平身吧!”
以今年的金銀價來兌換,差不多是五兩左右的黃金,是正常南京百姓三倍的年俸。
“鐺——”
“這……”聽朱高煦這么說,朱高熾不免看了一眼朱元璋,而后擔心道:“這會不會太過興師動眾。”
朱允炆不用多說,理政兩年有余的他,早就習慣了武英殿內的氛圍,而朱高煦前世更是當了七八年的社畜,自然不會被影響。
此前朱元璋便夸獎過他,當時朱允炆還有些嫉妒,但眼下三府嫡長入了武英殿,朱允炆反倒是有種幸災樂禍的感覺。
朱高煦嘴角掛起一抹笑,昨夜他想了個明白,相比較自己一個郡王,自家大哥那三位三府嫡長恐怕才是朱允炆需要警惕的人,尤其是晉世子朱濟熺。
幸虧朱高熾這人度量大,不停挽留夏原吉,要不然宣德前五年的財政早就被朱瞻基給搞崩潰了。
他的話一經說出,對面的朱允炆三人都抬頭看向了他們。
見狀,朱高煦低下身子,指著奏疏內容與朱高熾小聲交代:
這樣的位置安排很不妥當,尤其是將朱高煦放在朱高熾前面一位。
按照今日米價折俸,約為月俸一貫余七百五十文,年俸二十一兩。
“大哥處理的甚好,不過最好還是在前面加上一句‘派都察院御史核查’,如此方能保證地方官員不會欺上瞞下。”
朱高煦語氣一頓,復雜的看著朱高熾:“大哥若是什么時候有空閑,先去城外看看那些面朝土地背朝天的農戶們吧。”
但對于都察院的官員來說,他們就覺得朱高煦浪費精力,因為他的緣故,都察院最近一個多月外派的次數幾乎翻了一倍。
朱高煦心里默然,只在盤算怎么保下傅家子弟,同時對朱允炆回禮:“太孫。”
有前身的歷史結果在前,朱高煦是萬萬不可能再繼續用燕王府的人了,不然最后只會落得親信被誅,想舉兵都沒個能信任的人。
他算是明白了,為什么朱高熾能得到一個仁宗的廟號。
“咳咳……”朱允炆被看的有幾分緊張,不由咳嗽,而后對朱元璋笑道:
“奴婢領命……”隨身太監應下,而后走出殿里,命人傳膳去了。
朱尚炳和朱濟熺還猶豫不敢說,倒是朱高熾大膽作揖:“回皇爺爺,還未吃。”
聽著武英殿變多的聲音,朱高煦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隨后才胯步走入殿中。
不過這份不喜他也沒從臉上表露出來,而是自顧自的處理奏疏。
不得不說,這樣的理政方式對地方官員處事不太方便,但卻確保了事情的真實性。
朱高煦聲音出現的一瞬間,偏殿內的所有聲音戛然而止。
不得不說,老朱家前幾代的基因還是十分不錯的,得益于老朱常讓麾下諸子與臣下勛貴結為姻親,因此朱家三代的子弟成年后大多高大,即便再矮,也很難低過五尺四。
“看樣子已經有人來了。”
朱尚炳與朱濟熺二人分別身穿緋色圓領袍,頭戴翼善冠。
一身常服的朱元璋走進了殿內,僅是一眼便將殿內情況收入眼中。
這樣的舉動讓朱高熾三人有些緊張,但朱允炆與朱高煦卻在他入座后便坐下處理奏疏,絲毫不受影響。
思緒間,朱高煦已經處理了多本奏疏,速度之快,讓剛入武英殿理政的朱高熾三人略微驚訝,倒是朱允炆已經習以為常。
他回應一聲,便往自己的龍案走去。
諸如在殿內的四人,除了和朱高煦同齡的朱尚炳只有五尺四以外,其余三人身高基本都在五尺五左右,至于朱高煦更是歷經小半年的時間,成功長到了五尺六寸。
殿內,在朱高煦打量眾人的時候,朱允炆卻一改常態的上前笑著歡迎道:
待他行禮結束,抬頭一看,果然看到了朱高熾和朱允炆,以及記憶之中的秦世子朱尚炳,晉世子朱濟熺。
“我在此等了你許久,有些奏疏需要你為我拿拿主意。”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林县|
迁西县|
铁岭市|
正阳县|
神木县|
满洲里市|
岗巴县|
康乐县|
黎平县|
西和县|
宝兴县|
肇州县|
永寿县|
平阴县|
秭归县|
黑河市|
汕尾市|
油尖旺区|
云和县|
青神县|
福海县|
呼玛县|
宜春市|
措美县|
肥东县|
田林县|
安国市|
四子王旗|
闽侯县|
边坝县|
盖州市|
揭西县|
道真|
连城县|
延安市|
东乡|
格尔木市|
浦城县|
鸡东县|
宣城市|
望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