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恭送皇爺爺。”云祁起身行禮,面不改色。 賞菊宴,顧名思義,這御花園之中的菊便是主角。 有人提議以菊為題寫詩做賦。 京中自有才子才女,在這樣的場合當然要大展才華。 謝昭昭在這種場合一向只是看客。 恰逢今日心中有事,從頭至尾都是緘默。 不知是誰作了一首詠菊,很是工整,引得滿堂喝彩。 賢妃忽然笑說:“書蘭,你是朗州出名的才女,不如你也做一首吧。” 坐在賢妃身側的陳書蘭笑容端莊典雅,“那就獻丑一首吧。” 她垂眸細思片刻,輕聲詠道:“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zhàn)場開。” 她的聲音落下,滿堂寂靜。.八一 先前大家詠菊多是些詠嘆菊之品性,風姿,實則是沒有什么深度的附庸風雅之句。 但陳書蘭的這首絕句卻是不同。 這首詩表達的并非一般佳節(jié)思鄉(xiāng),而是對于戰(zhàn)亂之中百姓疾苦的感慨和關切,看似寫的素淡,實際極有情韻,寓意深遠。 這首詩一出,便顯得前面的詠菊詩詞都流于庸俗。 “好!” 高臺之上,忽然傳來一聲低沉的男音,接著便是拍手聲。 眾人看去,竟然是周王殿下。 周王今年二十有六,生的斯文俊美,只是自幼身體不好,平素也極少出現(xiàn)在這種場合。 這次如果不是梁王回京,恐怕他也不會參加賞菊宴。 謝星辰對陳書蘭做什么詩毫無感想,只是瞧著那唇角含笑,眼底流露贊許的周王,心底不甘郁悶。 就算是賜婚給周王,也都比梁王好。 “陳小姐不愧是中山王的嫡孫女,既有文采,又有憂國憂民之心。”周王微笑著說道:“只這詩中意境,便知胸有丘壑,不讓須眉。” “多謝殿下夸贊。”陳書蘭低頭,謙虛道:“只是一點口舌功夫罷了,若說憂國憂民,各位殿下和朝中文武百官哪一位都比書蘭配得上這四個字。” 周王笑意加深,若有所指地說道:“姑娘慧達,誰若娶得姑娘為妻,那真是百世修來的福氣。”無盡的昏迷過后,時宇猛地從床上起身。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