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問的是“想不想當”,而不是讓他當。 寧文忠向馬玄暗暗示意。 馬玄隨即道:“末將多謝陛下賞識,但末將自知才能不夠,難以勝任,還請陛下另擇人選。” 馬玄的推辭算是第二個風向標,這意味著靖國公府是在向皇帝表忠心,向皇帝表忠心也就意味著和平王的分化。 前幾日皇帝在朝上突然說要過繼養子,禮部按照皇帝的意思擬了名單遞上去。而皇帝看過以后,特意讓禮部將康王府公冶言思的名字也加了上去。 這事當然是讓禮部暗中進行的,候選名單并沒有公開。但六部之內無機密,大家各自心知肚明。 公冶寒又向張英問道:“張副使呢,你想當嗎?” 張英自然是想當的,他自認為自己的才能遠在馬玄和蕭遠之上。投靠平王也是為了有朝一日能當上總指揮使,現在有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平王卻暗中授意他不要接受任命。 他雖心有不甘,但也知道其中的利害。 何況皇帝這問法,明顯就是“你要是想當你就給我等著”! 他不能做出頭鳥。 “陛下,末將愿意為陛下鞍前馬后,但末將加入禁軍時間尚短,恐還需歷練。” 公冶寒斜倚著,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敲著扶手,似是很為難地說道:“哎呀,這就難辦了,既然兩位副使都推辭,那這指揮使由誰來當比較好呢?” 依舊沒有人回答。 眾人靜默之時,卻聽溫貴妃突然開口道:“陛下,妾身的兄長也是武將出身啊,您怎么忘了?” “是啊,愛妃不說,朕都差點忘記了,國舅不是還在嗎?” 這,是第三個風向標。 局勢已經完全明朗了。 溫國公府已經沉寂多年,以致于大家常常忘記還有溫川這么個人了。 當年,他也曾經是戰無不勝的將軍。母親離世后,他隨父回京,之后就再也不曾出征。 這么多年過去,還能統領禁軍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