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至于?” 金鋒瞟了慶慕嵐一眼:“你等著吧,等到告示一出來,絕對會流民四起的!” “這個我信,每年收賦稅時都會出現(xiàn)一大批流民。 ” 慶慕嵐說道:“流民被抓,大不了被發(fā)賣、充軍,如果在軍隊表現(xiàn)好,還有機會立功受賞,但是造反可是要誅九族的! 再說這又不是第一次加賦稅了,往年也沒見人敢造反。 ” 位置決定思維,慶慕嵐雖然不紈绔,也有一腔報國的熱血,但她也是一名實打?qū)嵉膭踪F后人,思想和其他大康貴族有很多共同之處。 比如抓住趙縣尉之后,金鋒想到的是送到官府以律法辦,這樣不僅省事,而且首尾干凈,誰也挑不出毛病。 但是慶慕嵐卻覺得趙縣尉的言語挑釁了金鋒作為一個貴族的尊嚴,所以她選擇就地格殺,然后再利用她哥哥影響力來平息此事。 其實慶慕嵐并沒有借這件事來彰顯自己家族勢力的意思,而是她從小接受的就是這種教育。 或許在老牌貴族眼里,貴族的權(quán)威和所謂的尊嚴才是最重要的,百姓不過是和牛馬一樣的工具而已。 覺得百姓看重宗族,給百姓套上一個誅九族的枷鎖,然后就可以任意驅(qū)使。 多抽幾鞭子,牛馬只會跑得更快,干更多的活。 大康境內(nèi)太平太久了,恐怕皇帝和那些朝堂大員們都已經(jīng)忘了,牛馬被抽疼了,也會頂人蹬人的。 更何況老百姓是有血有肉有想法的人,并不是牛馬。 抽打一兩下,百姓們可能就忍了,可是一直往死里逼,不給百姓活路,百姓是會造反的。 “慕嵐,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 金鋒知道慶慕嵐的思想已經(jīng)根深蒂固,講大道理根本沒用,只好改變了策略。 端起茶碗潤了潤嗓子,開口說道:“有個行商買了一頭駱駝,非常強壯而且任勞任怨,行商第一次出門讓他馱了兩包貨物,駱駝很輕松。 第二次出門的時候,行商把貨物加到了四包,駱駝依舊走得很穩(wěn),于是第三次出門,行商又給駱駝加了兩包。 當貨物加到八包的時候,駱駝已經(jīng)很累了,可是依舊堅持著沒有垮。 行商也看出來駱駝已經(jīng)很累,但是想著八包都馱了,再加半包肯定也沒事,于是又給駱駝加了半包。 而駱駝也很爭氣,咬牙拖著八包半的負重,艱難行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