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景年還蠻喜歡這種相處方式的,很舒服。 當然,不是說之前的相處不好,就是那會兒,其實他時候兒怕宗廷,對于管束他的家長的那種害怕。 次他同學吐槽,說他都二十多歲了,晚上躺床上看漫畫被父母撞見,還是會心跳加速,下意識想藏漫畫書。 景年當時就想到了宗廷,他也二十多歲了,吃個冰激凌被宗廷知道,會心虛氣短,害怕不敢面對他。 不過后來兩人關系發生轉變后,這種感覺就漸漸消失了。 宗廷還是會關心他身體,給他提一些建議,但姿態語氣都溫柔平許多,不像是教導弟弟的哥哥,而是親切可靠的朋友。 這樣的宗廷讓景年更喜歡更親近,他一時就會給宗廷打電話,兩人相處越發諧融洽。 原本以為兩人會繼續這樣相處下去,景年大四快畢業的時候,宗廷的工作重心始向國內轉移。 早些年宗恒選擇辟國內業務,一方面是因為宗老爺子堅持要回國,另一方面他作為一個華國人,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愿意出一份自己的量。 但一說一,他們對當時國內的市場,并不看好,最碼短期內,是達不到理想收益。 畢竟那會兒華國剛剛改革放,前景如何,無人能知。 誰也想不到,宗氏在華國的分公司,會在短短十多年的時里,發展到如今的地步。 不夸張的說,在兩年前,營收已經超過了米國經營了幾十年的總公司。 其實華國經濟市場的崛,在幾年前已經初現端倪,否則宗恒堂堂宗氏掌舵人,不會輕易讓尚且年輕的兒子直接上位總公司。 哪怕宗廷天縱奇才,那是宗家幾人的基業,他不會拿來玩。 只不過是宗恒發現了國內市場的重要性,當時又處于緊要時候,國內需要個能持大局的。 宗恒也心鍛煉兒子,那會兒宗廷已經跟在他身邊學習過很久了,總公司的情況他很熟悉。 而且總公司的情況已經趨于穩定,于是宗恒讓宗廷管理總公司,而他回國坐鎮華國分公司。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沒錯。 目前華國公司的發展勢頭壓過總公司,并不是宗廷無能,相反,宗廷執掌宗氏總部期,能目共睹,宗氏的發展勢頭相當不錯,每年的營收報表相當漂亮,董事會的董事們,都對宗廷十分贊賞。 宗氏的華國公司,是趕上了好時候,搭上了改革放的順風車,直接讓宗氏在華國揚帆航,一飛沖天了。 而且看未來發展的情況,華國的經濟正處于一個高速騰飛期,未來相當可期。 經過多番考慮,最終做出決策,將宗氏的發展重心朝國內轉移。 宗廷畢竟是宗氏未來的接班人,宗氏要交到他手中,如果真的決意轉移重心,宗廷不能不接觸國內的業務。 于是宗廷被調往華國,宗恒回了總部。 景年:“……” 他不想每天跟舅舅打電話! 越洋電話太難打了,時差、信號,都是問題。 等景年考進醫學院,忙到連吃飯睡覺都成了問題,更說抽出時給宗廷打越洋電話了。 偶爾那么兒時,時候因為時差,宗廷在休息,景年就放棄給他打電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