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此天人眾皆無須自己行樂,而愛下凡到人間游戲變化,以他人之樂事而為自在,故曰“他化自在天”。此天之“天人”被佛教稱作“天魔”,而“魔王波旬”乃此天的“天魔之首”,但實力僅“太乙金仙”而已! 《楞嚴經》中提到,“欲界”第六天的“魔王波旬”已超越“行陰境界”,也就是自由出入凡人的思想意識空間,與小乘“阿羅漢”一樣住于“識陰境界”,也就是人的“潛意識”當中,但還不能穿越過去和未來。 但是,小乘“阿羅漢”具有證悟“人無我空性”的功德,也就是透過“阿賴耶識”窺探他人命運之能,而“魔王波旬”還沒有修煉到此境界。故“魔王波旬”還未證得“圣果”,無法脫離苦海,還須墮落六道輪回。 此外,佛教認為“天界”,從低到高分別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而越往上的“天人”,其修為境界越高。此處的“天人”相當于道教之“天仙”,故“欲界天”為“低階仙人”所在之天界。 而“無色界天”之“天眾”無色無欲,無喜無悲,真正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死不滅,不入輪回,相當于道教之“圣人”境界,包括斬卻三尸的“法則圣人”、“天道圣人”、“大道圣人”、“先天圣人”。 相對而言,佛教中的“色戒十八天”則是對應了“太乙”、“大羅”、“混元”三種“天仙”的境界,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不受“三災五難”和“天人五衰”之苦,逆轉時空且不死不滅,但依舊會被“圣人”輕易殺死! 這說明“欲界天人”與“色界天人”還是沒有修煉到圓滿境界,終究會福報用完,墜入輪回,轉世投胎。而“魔王波旬”作為“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即便在“欲界”頂端,也必須經歷輪回。 不過,在經歷“六道輪回”之前,這位“他化自在天魔主”也會因到處散發“魔念種子”行那“他化自在”之樂而消耗太多精神力量,導致無法及時回饋本體,故始終不能得以超脫“天人五衰”和“生死輪回”。 “嗯吶,那就請道友盡快安排吧?我倆還有急事要趕往‘天陰宗’,宜早不宜遲,遲則恐生變故!” “哈哈,好說。二位放心,請稍候,賴某這就安排。”賴永軍笑著轉身走向后院,去向族老稟報。 ……………………………………………………… 《天地任我行之二》已經完結,各位親們有什么好的意見和建議還請多多留言,也好方便我在續寫《天地任我行之三》時盡量改進,爭取滿足親們的閱讀需求,畢竟我只是個業余寫作愛好者而已。各位看官老爺若覺得本書還能入眼,懇請給個點贊收藏,順便轉發,若能訂閱打賞,小可感激不盡! bb520.org 81txt.cc 81zw.com.cn 81zw.cc zaidudu.com xiaoshuole.com 81xs.com 82xs.com 83xs.com shuba.org 53xs.com xs520.com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