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猛自從領軍以來,號令威嚴,來潼關的途中,曾向幾名犯了軍法的士卒借了腦袋立威,因而將士們不敢違背。 姚襄見等不來晉軍,只得假戲真做,收回輜重,率部撤離。 眼見羌人真的退了,城墻上的晉軍紛紛振臂歡呼,唯有王猛云淡風輕,當他率領援軍趕來的那一刻,此戰的勝負就沒有了懸念。 兩萬生力軍的加入,據險而守,別說是姚襄,就算是白起、韓信復生,無法將晉軍誘出潼關,也只能望城興嘆。 與此同時,桓溫也在南陽城下鏖戰。 桓溫早就有意奪取南陽,他駐軍三萬于襄陽,既是為了策應桓熙,也在等待時機,出兵北上。 先前有苻洪在側,桓溫不敢輕舉妄動,擔心惹來氐人援軍。 如今苻洪已死,苻健率眾北上爭奪并州,而姚襄又在攻取潼關,南陽再無援軍,桓溫于是趁機發兵北上,勢要全據荊州。 為此,桓溫親臨前線督戰,麾下三軍用命,士氣如虹,接連攻取南陽十四縣,又向西全取順陽八縣,自此荊州二十二郡全為桓溫所有,一并打通了經由商於之地前往關中的通道。 別看桓熙在北方攻城略地,得了雍、秦二州,擴土千里,但其實力,與桓溫相去甚遠。 桓熙治下共有民眾二十余萬戶,其中雍州十一萬戶、秦州三萬余戶、梁州七萬余戶。 而桓溫所擁有的土地人口,不算益州、寧州在內。 僅荊州一地,在西晉時期,就有三十五萬七千五百四十八戶,此后經歷永嘉之亂,北民南遷,相較于當年,人口只多不少,估計不下四十萬戶。 由此可見,桓熙在桓溫面前,充其量還只是一個弟弟。 雖然朝廷有意讓桓家父子分割,但桓溫顯然不打算讓司馬昱、殷浩等人如意。 現今桓熙尚未班師,潼關危急,桓溫在奪取南陽、順陽后,正計劃揮師北上,經由商於古道入關之時,也終于得知了姚襄回師洛陽的消息,這才作罷。 而不久之后,朝廷的詔令也送到桓溫軍中,勒令他就此止步,不許繼續向中原進軍。 司馬昱等人并非不想恢復中原,而是不希望由桓氏主導此事。 若是讓他們選擇究竟是由桓氏收取中原,還是放任胡人繼續占有北方,想必他們還是愿意維持現狀。 胡人猖獗不假,可一時之間,難以威脅到江東。 一旦讓桓氏繼續擴張,桓溫回頭就得問晉鼎之輕重,司馬氏的江山社稷也將不保。 桓溫看罷詔令,對此憤憤不平。 雖然他此時并沒有做好與姚襄交兵,奪取洛陽的準備,因而也有罷兵之意,但朝廷表現出來的防備,還是讓他惱怒不已。 桓溫向郗超抱怨道 “殷浩有治國的才能,卻不通軍事,朝廷以此人為帥,命其經略中原,實屬病急亂投醫,我只擔心又是一個褚太傅(褚裒)。” 原來,朝廷不僅禁止桓溫繼續出兵北伐,更以殷浩為中軍將軍、假節、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諸軍事,接替病逝的褚裒,擔當起恢復中原的重任。 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 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 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