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060 兵出隴山(3000)-《東晉:我的權(quán)臣父親》


    第(2/3)頁

    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正旦,桓熙督率兩萬步騎出隴關(guān),殺向略陽郡清水縣。

    清水縣本為楊氏祖地,如今歸屬于后趙統(tǒng)治,距離隴關(guān)不過七十里。

    起初晉軍駐扎在隴關(guān),清水百姓還有些驚懼,唯恐受到晉軍襲擾,但這段時日以來,始終不曾見到晉軍下山劫掠,也漸漸習慣了隴山上的兩萬晉軍。

    當城中百姓還在慶祝新年之時,鄧遐統(tǒng)率五千騎兵為先鋒,已然殺到了城外。

    此前石苞進攻長安,軍中有一萬騎卒,這些騎卒投降后,桓熙從中挑選四千名將士,與此前晉軍一千騎卒,合為五千騎兵,為他們一人搭配雙馬,勉強具備了一定的奔襲能力。

    “敵襲!敵襲!”

    城樓上的戍卒扯開嗓子示警。

    但為時已晚,特意挑選在新年第一天下山的晉軍根本就給不到清水縣守軍反應(yīng)的時間,百余騎兵搶占城門,使得身后的騎兵能夠源源不斷地涌入城中。

    前一刻,清水縣城還是一片歡騰的景象,如今,全城軍民都陷入了恐慌。

    “晉軍下山了!”

    “晉軍殺來了!”

    到處都是驚呼聲,但由于桓熙麾下的這支晉軍并未有過針對平民的暴行,因而,清水民眾固然恐慌,但也沒有太過激烈的反應(yīng)。

    鄧遐四處派人宣讀王師紀律,各條巷道上,都有巡邏的晉軍騎卒在用各族話語呼喊著,以安民心。

    桓熙是在傍晚時分抵達的清水縣,步兵的行軍速度不能與騎兵奔襲相提并論。

    一天七十里,已經(jīng)稱得上是在急行軍了,一般來說,步兵的正常行軍速度僅為每天四五十里。

    并不是他們在白天只能走這么多的路程,而是步兵輕裝行軍,沒過一處,必須有斥候細致搜查,以防伏擊。

    鄧羌護衛(wèi)在桓熙身邊,隨他進城。

    在沈勁守衛(wèi)汾南高垣,朱序留守漢中,桓伊留守隴山的情況下,鄧羌得以迅速上位,成為桓熙身邊的重要將領(lǐng)。

    當然,這也與他在安定城外揚威有關(guān),能與鄧遐戰(zhàn)個旗鼓相當,哪怕只是憑借武勇,就能使軍中將士折服。

    杜胄跟隨鄧遐出城相迎,哪怕事情過去了許久,可杜胄只要一見到鄧羌,就覺得渾身不自在,總會讓他想起自己在安定城外不自量力的向鄧遐請戰(zhàn),最終自取其辱。

    桓熙也察覺到了杜胄的異樣,他當著一眾將佐把杜胄招呼到身旁,拍著他的肩膀,笑道

    “莫非杜將軍依然為安定之事耿耿于懷?

    “要知道,應(yīng)遠(鄧遐)在襄陽時,曾下水斬殺為害一方的惡蛟。

    “而破胡(鄧羌)能與應(yīng)遠打成平手,你敗在他的手上,為何還要覺得恥辱?”

    杜胄聞言,這才徹底消除了心里的芥蒂。

    畢竟鄧羌手下留情,沒有傷他的性命,杜胄內(nèi)心還是感激鄧羌的。

    鄧羌同樣感激的看向桓熙,他獻城投降桓熙以來,桓熙就將他納入了親信將佐之列。

    目前,能夠算得上桓熙親信將佐的人不多,王猛、權(quán)翼、朱序、鄧遐、桓伊、沈勁、鄧羌等七人,以及一位名叫郗超的編外人員。

    自從有了王猛輔佐,桓熙幾乎都將郗超忘到了腦后,若非郗超時常與他寫信,說起南方發(fā)生的大事,這位曾經(jīng)的桓熙麾下第一親信,都快要在桓熙心中查無此人了。

    當然,在給郗超的回信中,桓熙還是會時不時的吐露對他的思念之請。

    王擢、楊初得知桓熙兵出隴山,占據(jù)清水,連忙由天水郡治上邽縣東出,其中王擢率兵三萬,楊初率兵四千,共計三萬四千人,屯駐于略陽縣。

    略陽縣位于略陽川水與渭河的交匯處,略陽川水又稱清水河,發(fā)源于清水縣隴山。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甸| 蚌埠市| 京山县| 五台县| 松潘县| 建宁县| 家居| 开化县| 德格县| 喀什市| 曲周县| 赣榆县| 来安县| 乌拉特中旗| 泰安市| 宜城市| 冷水江市| 西安市| 三江| 阿拉善右旗| 永春县| 崇礼县| 巴林右旗| 肇庆市| 灌云县| 西城区| 蒲城县| 云阳县| 南阳市| 七台河市| 运城市| 册亨县| 织金县| 禹城市| 云林县| 田阳县| 清徐县| 玉门市| 龙陵县| 鄂托克旗| 江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