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請諸位向我軍中文吏報上姓名,待我奪取關中,但凡冊上有名之人,無論所獻多寡,盡皆免除兩年賦稅!” 前來勞軍之人,無不山呼萬歲。 隨著消息傳揚開來,杜陵家家戶戶,爭相前來送糧,其中甚至不乏胡人。 究其根源,還在于后趙在關中的統治實在不得人心。 不僅是石苞殘暴不仁,石虎另一個人兒子石鑒鎮守關中期間,大肆掠奪。 就連官員都窮得只能拔下頭發,作為冠帽的纓繩,可以想見,百姓又是生活在怎樣的水深火熱之中。 當然,石苞、石鑒再怎么暴戾,也比不過他們的父親石虎。 所謂兵貴神速,桓熙在杜陵稍作休整,便不再停留,帶著杜陵百姓送來的酒肉、糧食,揮師北上,直驅長安。 沿途,桓熙嚴肅軍紀,不許將士擾民,就連田里的金黃的谷穗,也禁止他們踩踏收割。 桓熙甚至考慮過,是否要故意讓坐騎受驚,往田里踩上幾腳,自己再來一出割發代首。 但考慮到曹丞相這一出戲碼太過知名,真要模仿,唯恐東施效顰,遭人恥笑。 杜陵與長安相距五十余里,大軍行進,一日之內即可抵達。 京兆郡百姓聽說桓熙的仁義之名,紛紛拖家帶口,簞食壺漿前來相迎,而桓熙軍中文吏們則一一為他們登記姓名作為未來免除賦稅的依據。 百姓雖然生活困苦,但如今正是秋收,尚未繳納繁重的賦稅,家家戶戶都有余糧,與其將這些糧食供養羯人,倒不如捐獻給晉軍,支持他們與羯趙作戰。 更何況,晉軍若能收復關中,只要勞軍,即可免除兩年的賦稅,這筆賬,關中父老還是算得清。 無論是出于民族大義,還是個人私利,前來勞軍之人絡繹不絕,甚至看呆了雍州士人,以及留守長安的將領。 就在桓熙大軍逼近長安的同時,雍州豪強再度云集在京兆杜氏的莊園。 正當他們七嘴八舌爭論著是否應該投奔桓熙,還是坐觀成敗的時候,權翼登門造訪。 眾人見此前出使漢中的權翼在這個關鍵時候回來,自然清楚他不是簡單的拜訪而已,杜郁連忙讓其弟杜胄前去相迎。 權翼與杜胄好友重逢,二人來不及敘舊,杜胄匆匆將他引到廳堂。 眾人見禮之后,杜郁開口問道 “如今晉軍北伐,逼凌城下,正是兵荒馬亂的時候,子良為何選在此時拜訪?” 權翼糾正道 “晉軍軍紀嚴明,不曾欺凌百姓,反倒是關中百姓感于我家主公之仁德,前赴后繼,爭相喜迎王師,杜兄怎能說是兵荒馬亂。” 出自京兆張氏的張琚忍不住問道 “聽權兄的口吻,想必是在桓將軍的帳下效力。” 眾人的目光盡皆落在權翼身上,作為全場關注的焦點,他從容道 “正如張兄所言,權某前往漢中傳信,幸見桓公,得遇明主。” 杜郁沉聲道 “這么說來,子良此行,是為桓將軍作說客?” 權翼搖頭道 “非也,權某此來,是與諸位共謀富貴。” 張琚不由發出冷笑 “你們這些說客,就是伶牙俐齒,總能顛倒黑白。” 權翼不以為意,他笑道 “石苞不過是奴仆之才,被我家主公玩弄于鼓掌之間,至今還在陳倉等候所謂的北伐大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