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大明京師,因為實行稅法而紛亂之時,高麗境內,明軍長驅直入,直達漢城最后一道屏障,漢江分支,臨津江。 這條江距離漢城以北,只有一百多里。 明軍沿江扎營,營壘數(shù)不勝數(shù),望不到盡頭,漫山遍野都是大明的日月戰(zhàn)旗。平壤城下殲滅高麗主力之后,高麗再無可以和明軍野戰(zhàn)的精銳。 即便是高麗王京中還有四五萬精銳之師,可以召集十幾萬高麗軍民,但是面對大明的大軍,他們只能選擇退守。最重要的是,平壤一戰(zhàn),高麗打光了手中的騎兵,現(xiàn)在在漢城附近,呼嘯疾馳的,皆是大明男兒。 朱允熥駐馬江畔,看著江波蕩漾,再看漫山遍野,滿是矯健的大明男兒,不禁有些心懷激蕩。 此江臨津,從北到南,貫穿高麗,也堪稱壯麗。可在其他人的心中,沒什么印象。在他心中,卻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在后世那場堪稱中華兒女站起來的偉大戰(zhàn)爭中,英勇的中華戰(zhàn)士們,就是在這里,沿著這條江,攻占了漢城。 而后在敵人的強大炮火之下,漢城幾度易手。但英勇的中華兒女,無數(shù)次的頂著敵人的飛機,巨炮。沿著這條江,不斷的向前沖擊。 偉大的中華兒女,讓狂妄的麥克阿瑟喊出了這是聯(lián)軍的生死陣線,絕不退讓的口號。 那些華夏兒女,就沿這條江,一次次的沖鋒,廝殺。直到完全打碎了,敵人以漢城為根據(jù)地,整兵再戰(zhàn)的作戰(zhàn)意圖。 更讓不可一世,稱霸世界的敵人意識到,眼前的中華的兒女,已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模樣。昔日,他們一條軍艦,幾門火炮,就能讓我們喪權辱國,割地賠款,被他們予取予求的時代,已經(jīng)他媽的過去了。 他們打不下去了,不但不敢再打,還要在談判桌上簽字,在停火協(xié)議上蓋印。 積貧積弱的中華,百年血淚屈之后,華夏兒女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的新生。 更讓那些洋鬼子,再不敢犯我半寸國土! 誰敢再說我們是東亞病夫,嘗嘗我們的刺刀! 但是,那種壯烈,那種犧牲,那種種的種種,都是鮮紅的,華夏兒女的熱血呀! 戰(zhàn)馬信馬由韁,走到江畔,俯下頭顱,飲著清澈的江水,眼睛有些發(fā)紅。 這一世,這里不會再成為華夏兒女,揮灑熱血的戰(zhàn)場。只會成為,樂土! 殿下!親衛(wèi)統(tǒng)領傅讓,小跑著到了朱允熥身后,輕聲道,有高麗豪族來投! 明軍一路南下,眼看李氏高麗大勢已去,高麗的豪族紛紛前來勞軍,表達歸順之意。高麗士紳百姓,還真有些喜迎王師的樣子。 李景隆!朱允熥依舊看著江水,淡淡的說道。 臣在!李景隆小跑著過來,笑道,殿下有何吩咐? 你去見見,好言安撫一下。不過,告訴他們,王師耗費巨大,他們也要表表孝心!朱允熥一笑,讓他們知道,大明這個爹,不是那么好認的! 李景隆拍胸脯答應,殿下放心,臣曉得分寸! 而傅讓的臉色有些怪異,繼續(xù)開口,殿下,不但有高麗的豪族大戶,還有幾個自稱是原高麗王族的后裔,求見! 高麗的國祚從高麗太祖王建開始,歷經(jīng)數(shù)百年,子孫繁多。雖然被李成桂取而代之,但在國內依舊有著大量的支持者。李氏上位之后,對高麗王家的子孫,更是大加屠戮。 不過,朱允熥對王家一點好印象都沒有。 蒙元時,高麗王就是蒙元的狗,不但要和蒙元和親,歷代的世子也都要進大都為質子,為蒙元皇室充當宿衛(wèi)。 當初天下尚未一統(tǒng)之時,高麗王不但直接派兵,幫著蒙元鎮(zhèn)壓中原各路義軍,更是當大明北上之時,出兵阻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