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傳統的儒家觀點中,君王的道德,國家的道德,是身為世界中心,作為天朝的中國,最應該展現給天下的。 這種道德,是所謂的大國風度,教化四方彬彬有禮。不以勢壓小國,不欺負弱國。這樣的觀點不能說錯,但在朱允熥心中絕對不認為他對。 他總是認為這樣的觀點和態度,缺少血性。 世界數千年來持之以恒的規則,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你強大的時候,用仁德的態度對人,但是別人不一定感恩。反而在你弱小的時候,可以肆無忌憚的欺負你。 就好比一個人,風光的時候自然是朋友遍天下。可等你沒錢的時候,誰幫你?不但不幫,還要踩平你。 在他看來,大國就是要欺負小國,就是要驕橫。 好比毛子,北極熊若是和世界上的哪個國家說,你瞅啥?絕對沒有哪個國家敢說,瞅你咋地。他要是跟哪個國家說練練?更沒誰敢說,練練就練練! 當年,我們千年以來融入血液的權謀手腕,不會那么愣頭青。刀劍與文化并行,行無聲拓展之事。幾百年后,哪有撒克遜人在世界上撒野的份? 老爺子沉思了半天,開口道,咱爺倆之間,你說話別拐彎,你到底怎么想的? 朱允熥一笑,隨即正色道,皇爺爺,大同的戰事,讓孫兒想起了一些東西。咱大明現在兵強馬壯,可隔三岔五北元卻依舊犯邊,這是為何? 咱們太被動!朱允熥繼續說道,他北元想打就打,想撤就撤。世上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咱們也防不住。歸根到底,是咱們九邊設的太往后了! 說著,朱允熥坐到老爺子身邊,用桌上的點心為標注,開口道,您看,打比方這是北平,北平之外是遼東的諸衛,可是這些地方之外的萬里之土,卻都是北元的藏身之處! 國朝以來,數次北征,雖然讓北元傷筋動骨,可大明耗費的錢糧也是數以億計。孫兒想,不如把沿線設置軍衛,不斷的把我們大明的前線往前推。 有了這些前沿的軍衛,北元想南下就繞不開。您害怕勞民傷財,那咱們就不用咱們的民,也不用咱們財。 高麗王屢次求冊封,那咱們就讓出點血,表示下誠意,他征民夫,幫咱們修筑。朝廷則精銳鎮守,每年的充軍囚徒盡數發配。再每年,就近從朝鮮內征糧食,充實軍衛的糧庫,給大明分擔財政負擔。 如此一來,不需要多少年,咱們的地盤越來越大,而北元的藏身處,被咱們不斷擠壓,咱們不就占了主動了嗎? 不單是遼東如此,秦晉之地也可如此。雖然二叔三叔那邊,沒有藩國可以用。暫時看來錢糧的投入是大頭,可是再大也大不過打仗的花費。就這次,傅友德帶兵去大同,幾萬人路上的吃喝,開拔的物資銀錢,就足夠建幾個軍衛了! 慢慢的,軍衛演變成城池,邊疆大明士民越多,越是安穩。而且,這些城池把中原之地,能徹底的保護起來,把戰火隔絕在大明腹心之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