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按理說就算派人也該派劉屈氂去才對,他才是兵部尚書。” 這些都是自己爭取來的,和漢武帝沒有任何關(guān)系。 劉屈氂和桑弘羊關(guān)于軍制改革的正常,徹底下放到各邊軍。 似乎想通了什么,雙目漸漸明亮了起來。 劉煥笑著道:“父皇,雖然兒臣很想去替父皇分憂,但外臣的臣僚們可未必會同意。” 自從他被漢武帝叫回來后,他就一直在朝這個位置努力。 衛(wèi)寧心神不寧的看了一眼桑弘羊,桑弘羊還以為他擔心自己的安全,道:“殿下放心,臣會盡快回來。” 劉煥始終認為,漢武帝至始至終都沒看得上自己。 元封五年的年關(guān)依舊是衛(wèi)寧在東宮獨過。 桑弘羊覺得漢武帝說的沒錯,于是欣然應(yīng)下這個差事。 漢武帝愣了一下。 五十萬的壯丁們可以帶動大漢的經(jīng)濟發(fā)展,可謂一舉兩得。 桑弘羊搖搖頭道:“臣也不清楚陛下為何派臣去,不過陛下?lián)鷳n軍制改革會有不妥,臣去巡查一番也安心。” 交代完一切后,第二日一早桑弘羊來到東宮和衛(wèi)寧作別。 “兒臣本也是一番好意,想讓太子去北疆軍隊添一些威望,可是……” 劉煥雙目一亮,開口對漢武帝道:“父皇,既然太子殿下不愿意去北疆,那可以派遣臣僚代表太子殿下過去呀。” 他也知道漢武帝召自己回來本就不懷好意,是為了打壓衛(wèi)寧故意做給衛(wèi)寧看的。 “朝廷可以以強權(quán)將政策推行下去,但是士卒們是否會心懷怨念,這些誰也說不清。” “軍隊不比別的,萬一出現(xiàn)任何變數(shù),都于國家不利。” 在元封五年前,大漢的總兵力高達一百萬,這則政策下去,太初元年這一年應(yīng)該能將總兵力控制在五十萬左右。 是的,他之所以說出這些話,就是為了給漢武帝提個醒,你可以減除衛(wèi)寧的羽翼啊。 把那些支持衛(wèi)寧的官僚們,全部調(diào)離中樞,那么余下在中樞的人豈不都聽令于自己? “兒臣現(xiàn)在什么都代表不了,去北疆巡查軍隊也是名不正言不順,外廷文官怎會同意呢?” 但愿是自己多心了吧。 桑弘羊這么一走,什么時候能回來,巡查多久,漢武帝可都沒交代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