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至于怎么欺君,張湯已經替漢武帝找到了借口。 一個韓說而已,殺了就殺了吧,漢武帝根本不在乎,韓信的后人又怎樣,就算韓信在世,天子還不是想殺就殺? 他的兒子殺人他反而更加高興,這說明他的兒子不是一個仁慈的君主嘛。 …… 年關前,田千秋從南疆來了一封信給衛寧,將南疆的事一五一十的告知了衛寧。 南疆安危后,衛寧也放下了心,在南疆,他只希望征西能安穩執政,相較于其他人來說,征西的性子和為人衛寧了解,因為了解就容易控制,若是換做其他人上臺,反而不好控制。 這也是為什么衛寧要讓田千秋保住征西的原因所在。 元狩三年末,大漢發生了兩件事。 這個年關一定是令人欣喜的,因為秦子榆懷了身孕。 不但秦子榆懷了身孕,趙婕妤也懷孕了。 漢武帝很是高興,兩個孩子還沒出生就給他們分別取了名諱。 給趙婕妤的兒子取名劉弗陵,給衛寧的孩子取名劉暄。 年夜飯吃完后,衛寧陪著漢武帝來到未央宮南城,俯瞰著繁華的長安城萬家燈火,衛寧笑著對漢武帝道:“父皇,要是都沒生兒子咋辦啊?” 漢武帝道:“那就等以后生了兒子再取這個名字。” 這封建社會,定是重男輕女的,所以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后代是個兒子,越多越好。 母憑子貴嘛,這個成語被發明出來不是沒道理。 “開春全國要進行科舉考試了,都安排妥當了嗎?” 明年開春,大漢的第一屆科考正式開始。 為了科考,大漢已經準備了一年半的時間,衛寧早已讓三省六部重點準備國家的掄才大事。 在察舉制被科舉制給代替的這一年多時間,大漢的官吏青黃不接。 許多衙署都出現大面積的空缺,原因還是因為人才沒補充上。 明年這種情況就會緩解,科舉制會招攬一大部分人才進入朝廷,彌補官吏的空缺。 “父皇安心,都安排好了。” 長安城燈火如晝,今晚衛寧陪著漢武帝在南城上過了美好的一個年關。 …… 到元狩四年二月份的時候,各地方郡國縣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科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