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年關之議-《大漢:從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第(1/3)頁
元狩二年年關這場巡查,給衛寧和漢武帝很大啟發。
在回宮后,漢武帝召了三公九卿,開始商議關于醫療體系構建問題。
衛寧作為會議的主持者,他現在已經越來越熟悉大漢的整體結構和人事任用,說氣話來不卑不亢,已初現統治者端倪。
衛寧主持這場會議的核心,是關于皇醫署職能的問題。
他并不想單純的讓皇醫署作為天家的私人機構,更偏向于讓皇醫署發展成和太學一樣具備教育意義的機構。
自從科舉制被推出后,民間百姓為官多了一層可能,大漢取仕有了固定方式。
可科舉并不簡單,也并非所有人都能被取中,三年一考的科舉考試,不知會讓多少人蹉跎歲月。
因此衛寧提出皇醫署可作為招生機構,旨在培育出一批批醫療人才,投放到全國各地。
這是此前整個國家政體從未考慮過的方向,沒有人會重視醫學,朝廷的官吏一直將野心放在經濟、國防、農業上,關于其他的科學技術發展他們絲毫不重視。
直到衛寧今日提出選拔醫療人才,投放社會,回饋社會,百官才察覺原來農商已經滿不足不了快速發展的大漢子民需求了。
溫飽之后百姓想著首當其沖的便是健康。
大漢的醫學技術落后,尚且沒有一套完備的理論,醫學人才若是死了,理論知識就會被一同帶到土里,這并不是國家希望看到的現象。
衛寧提出來后,百官陷入沉思。
最后漢武帝拍板,皇醫署行使太學一樣職能,招收人才進入皇醫署。
這個過程比較難,從第一步招生開始就比較困難,各地郡國肯定要設置皇醫署分支機構,又需要一筆財政。
漢武帝咬牙道:“撥款!”
他認為衛寧提出的方向沒錯,無外乎就是經濟能否承受住醫療行業的發展罷了。
無論如何,先要試一試,也給民間除科舉之外多一項選擇。
……
衛寧去了一趟皇醫署。
淳伯仁和諸弟子正在緊鑼密鼓編撰醫學基礎理論,諸如脈經的分辨,望聞問切等基礎理論,黃帝內經的人體構造,病理原理等等。
這些都是最基礎的書籍,等他們編纂成書后,會進行大面積刊印發行。
衛寧昨日只是給了淳伯仁一個大致方向,淳伯仁還是讓衛寧比較省心的。
“臣參見太子殿下。”
衛寧壓了壓手,示意淳伯仁不要客套,他將傷寒雜病論的整體書籍拿出來,交給淳伯仁,道:“這本書你研究研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阳县|
革吉县|
博白县|
清原|
镇巴县|
平果县|
贵州省|
仁化县|
许昌县|
兴业县|
钟山县|
南平市|
宁国市|
临洮县|
海阳市|
敖汉旗|
北碚区|
依安县|
青田县|
南江县|
海城市|
筠连县|
阳泉市|
信宜市|
松桃|
昌乐县|
舞钢市|
岑溪市|
易门县|
包头市|
许昌县|
昌邑市|
濮阳县|
澄城县|
班玛县|
崇信县|
天峻县|
和静县|
万盛区|
南召县|
洪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