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子御駕在出長安城門的時候。 一名少年騎在高頭大馬上,安靜的站在灞橋邊,等待著天子隊伍。 在天子隊伍抵達灞橋時,所有禁軍嚴陣以待,目光凝重的朝一人一馬望去。 “讓他進來,騎馬到朕旁邊來。” 當天子的話傳出去后,文武百官都是一驚,禁軍也不敢阻止衛寧,衛寧緩緩地勒住紅將軍的馬韁,閑庭信步的來到漢武帝御攆左邊。 原來是衛大庶長。 文武百官是認識衛寧的,之前衛青大軍凱旋歸來的時候,他們都在大殿上見過衛寧。 御史臺還有御史彈劾過他。 不過自那以后,衛大庶長便好幾個月沒有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許多大臣都已經淡忘他了。 他們認為陛下也已經淡忘他了。 此前的大漢不乏有這種人,前些日子深受天子喜愛,但卻因一句話得罪天子,從而被閑置,荒廢一身。 這種事在大漢實在太普遍了。 伴君如伴虎,衛青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在北疆打贏了仗,更多原因是他為官的情商極高。 衛寧太年輕了,年輕就意味著情商不高,處事青澀稚嫩,說話沒有顧忌,得罪天子很正常。 只是這些人卻沒想到,原來衛寧一直沒有被漢武帝遺忘。 要知道衛寧現在騎著馬匹拱衛的位置,是和霍去病并列的。 這就足以說明衛寧在天子心中的地位和霍去病并駕齊驅。 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劉煥坐在步攆內,饒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衛寧,不過他并沒有放在心上。 說到底,不過只是皇家的一名家奴罷了。 別說衛寧他不放在眼中,霍去病和衛青也是如此。 他骨子里是驕傲的,他認為自己是皇室正統,其余人都是他的家奴,尤其衛青和霍去病之流,更是和他有著深仇大恨。 若不是衛霍兩家,他的母系怎會失寵,自己又豈會落魄如此,需要千方百計小心翼翼討得漢武帝的歡心? 在中午的時候,玉攆終于抵達霸陵。 這里已經早早的被禁軍包圍,這些禁軍都是從長安周邊的軍營隨機調動的。 正午時分,漢武帝帶著文武官吏來到霸陵前祭告先祖。 衛寧和霍去病則在周邊警戒巡視。 衛寧巡查了一圈,見這里布放拱衛措施基本上滴水不漏,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如此情況下刺殺漢武帝。 或許此前自己的懷疑多心了吧。 漢武帝和劉煥一前一后的在祭拜先祖,周圍并無異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