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蘇奶奶起床做早飯,見孫女屋里沒動靜,只當是昨晚她學得太晚,早上睡個懶覺。 現在是假期,不用早起,蘇奶奶就沒打擾她。 豈料等到早飯都放涼了,蘇小漓屋里還是沒動靜,蘇奶奶這才覺得不對勁。 進屋一看,被褥整齊地疊放著,屋里哪有人。 剛想出去找人,就見蘇小漓背著個麻袋,挎著籃子走了回來。 蘇小漓把背上的麻袋放下來,里頭的活物被悶在里頭撲騰,不時發出幾聲“嘎嘎”叫聲。 “大早上的,這是怎么弄得一身的泥,哎呀,胳膊怎么還劃破了!” 蘇小漓穿的短袖,胳膊上是被蘆葦葉子和碎石頭劃出的一道道深淺不一的血檁子。 蘇奶奶忙接過蘇小漓胳膊上的籃子,沉甸甸的,里頭全是新鮮的野鴨蛋。 “奶奶,你會做咸鴨蛋不?”蘇小漓充滿期待地看著奶奶。 “會是會,可咱們倆也吃不來這么多啊。” “咱倆吃不了,那就拿去賣。小姑把家里錢拿跑了,我總得賺點學費回來。” “啊?這……會不會犯忌諱啊?不會再因為投機倒把給抓了吧?” 蘇奶奶前兩年見過農民進城賣農貨,在街上直接被抓走的場景,對做小買賣頗有些遲疑。 “你就別擔心啦。除了咸鴨蛋,再把鴨子燉了吧,奶奶,我可是不會做,最多打個下手。”蘇小漓指著麻袋說道。 蘇奶奶被成功轉移了注意力,沒再糾結下去,提起麻袋朝后院走去。 蘇小漓昨晚就想好了,水渠里的水是用來保證縣里城市用水和農村灌溉農田的,里頭的水產卻是無主之物。 渠道連接著縣里的自來水廠和村子里的農田,現在正是農忙季節,沒人有閑工夫去找野鴨蛋,剛好可以讓她撿個漏。 不過直接賣鴨蛋怕也賺不了幾個錢,至少得有個加工的過程,有了附加價值,才能出一份力賺兩份錢。 在“蘇小漓”的記憶中,每到夏天,父親蘇建國就會帶她和媽媽來水渠邊抓魚抓鴨子玩,蘆葦蕩里、泄洪道邊,都曾留下一家人的歡笑聲。 今天早上天還沒亮,她就憑著記憶找到了幾叢蘆葦蕩,撿了40多個鴨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