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dāng)王智摟著常青出現(xiàn)在聚賢堂大院的時候,整個院子里的賢人都沸騰了,一聲聲的“堂主”快把王二郎送上了云端。 幸好周圍的宅院全被王二郎給盤了下來,不然一個擾民的罪名是跑不了了。 一個大嗓門的群賢大聲喊道:“兄弟們安靜,讓咱們的堂主給大家伙說上兩句。” 在一片歡呼聲中,王二郎提著一壇酒踏上了堂前高臺。 “大家都坐”王智揮手讓群賢都落座后道,“既然兄弟們讓我說兩句,那我就說兩句。” “這第一句呢,我要感謝陪我出征西北的二十八名兄弟,這三年有多兇險不足為外人道,只能這樣說,若是沒有兄弟們的鼎力相助,我王智早就死在西北荒山里了。” 王智說著斟滿一碗酒,“這一碗,我敬你們。” 院中同時站起二十八名賢人,端起大碗,與堂主一飲而盡。 三百群賢大聲叫好,看向二十八賢人的目光中羨慕至極,還有人暗恨不已,當(dāng)初自己怎么就沒能通過選拔,不然此時光宗耀祖,衣錦還鄉(xiāng)的就有自己一份了。 這可是官啊,是真正的大宋官人,就陪著堂主出去了三年,還都全須全尾的回來了,這就成了官。 恨!恨!恨啊!! 有人暗自抽了自己一巴掌,恨也是恨自己,這個名額本就不是固定二十八的,也不存在搶奪,只是自己沒有達到選拔要求罷了。 “第二句呢,我要感謝留守堂內(nèi)的諸兄弟,沒有你們的付出,就沒有本堂的今日,這一碗,我敬你們。” 王智又倒?jié)M了一大碗酒,與院中所有群賢對飲而盡。 “我還要說第三句。” 王二郎抹了一把嘴角道:“咱們聚賢堂能走到今日,成為汴京城第一大幫派,并不是因為我,也不是因為你們,而是因為百姓的心向著我們。” “正因為我們得民心,受到百姓的擁護,所以我們活了下來,壯大了起來,讓朝廷都無法對付我們。” “所以你們要牢記幫規(guī),時刻謹(jǐn)記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只有百姓日子過得好,我們的日子才會好。” “來,為了百姓,為了我們的好日子,干!” 王智言閉,臺下齊呼,“為了百姓,為了好日子,干……” “民心啊民心……”王二郎反復(fù)念叨后微微一嘆,連在酒桌上都沒有吹噓,時常陷入沉思。 常青當(dāng)然也看出來了堂主的不妥,出言詢問王智也只是微微一笑,就擺手過去了。 王智不用猜也知道他肯定是不支持的,但是民心啊,他從民心中起家,靠民心活著,又怎會置百姓于不顧。 他又飲了幾碗酒,下定了主意。 五更天雞鳴時,他起了床,穿上了朝廷送來的一品紫色朝服,頭戴一等七梁冠,腰系玉腰帶,掛上金魚袋,腳踏黑色朝靴,正是大宋朝廷三公太尉。 他沒有驚動府內(nèi)任何人,獨自一人牽著大白出門,他今日,要去上朝。 有宋一朝,百官上朝時間為五更三點,換算到后世也就是凌晨四點出頭,這個點就要打卡上班,還沒有后世的交通工具,離得遠些的大臣甚至三點就得起床,難過之處可想而知,所以朝廷為了方便百官參加朝會便在皇宮之外建立了一座“待漏院”,以供百官等待歇腳,當(dāng)然也可以到此補個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