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功蓋當代! 好家伙,月初剛封的廣陽郡王童貫算不算當代? 這句話就是傻子也能聽出來是啥意思,童貫大太監都能封王,那功蓋當代的王智呢? 趙佶氣的發顫,給那個一直挖他趙宋江山的賊子封王?那還不得直接把他老趙家的祖墳都給刨了。 有宋一朝的爵位是無法世襲的,也無實權,就是除俸祿外多領一份食邑罷了,所以含金量就遠低于其他朝代,一般朝臣見面都是稱呼彼此官職,就像蔡攸這樣,雖有從一品國公爵在身,更是官拜正一品太保,但同僚見面還是稱他二品的知樞密院事,尊稱就是西府蔡相公。 虛職只是好聽,實權才是王道,除非蔡攸哪天丟了樞密院的職務,那群臣才會稱呼他為蔡太保,其次才是燕國公,可見爵位在大宋是有多不受人待見。 只有像王二郎這樣,官職實在是太太太太低了,也就一個第九等開國侯能看,所以多以瑯琊郡侯相稱,實則地位并不高。 可是這爵位一旦到王,那就不一樣了,朝廷不僅會出資給你建造王府,還會配有王府僚屬,更可以配備一定數量的護衛,這些可都是朝廷出資的,雖然還是未有實權,但待遇和榮譽算是人臣之巔了。 所以這這個王,哪怕只是最低一級的郡王,趙佶也是一百個不想封的,童貫那是他的心腹愛臣,又有祖訓在,故而封王,可你王二郎是個啥玩意,沒把你弄死,都已經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了,還想封王? 他眼神望向殿下數名心腹,示意的很明顯。 “萬萬不可!” 已經退回去的白時中看到皇帝如此神態再次站了出來,大聲呵道:“大膽李綱,我大宋祖訓:‘異姓不得封王‘,神宗皇帝復訓:‘能復燕山者,雖異姓亦可封王‘,童相公能封郡王乃是祖宗遺詔,如何能違背祖訓再封他王?” 他說著義憤填膺的指著李綱,“汝是要再開五代禍亂之源,陷陛下于不孝之地嗎?” 五代禍亂的大帽子都扣下來了,這誰能頂得住,縱使懟天懟地懟空氣的李綱也頂不住啊。 他一時間有些氣短,不過還是堅持勸說,“陛下,祖宗之法也需因時制宜,若諸先帝時有能復西夏者,臣想也不會吝一郡王之位,若滅國之功尚不可封王,何功可?” “這是一個極好振我大宋軍心的機會,陛下切不可寒了向功將士的心啊。” 此言一出,一些心存正義的臣子暗道不好。 果然,上座皇帝臉色陰沉的都要滴出水來。 諸先帝不吝嗇,難道朕就吝嗇了嗎? “陛下……” 此時太子趙桓有些哆嗦的出列,“臣……臣贊成李少卿所言。” 看到太子這時候出列一些臣子不用猜就已經知曉結果了。 老子還沒死呢,兒子就想挑戰老子的權威,結果還用猜嗎? 還有一些不得勢的官吏見太子表態,紛紛出言支持,在本朝他們不得勢,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朝,只要能在太子心底留名,哪怕因此被貶也是值得的。 結果隨了他們的愿,包括李綱在內的數名官吏在今日之后被貶離京,調到窮鄉僻壤與蚊蟲作伴了。 可憐李綱,他這已經是第三次因直言被貶了,但與前兩次不同的是,這次他的身影深深烙印在了太子趙桓的心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