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隨著這一聲痛呼從皇宮里傳出,不多時,全城素縞,百姓自發為他披麻戴孝,吟頌佛經,為他們的第四任皇帝,也是最后一任皇帝送行。 當王智率大軍來到西夏都城外之時,看著滿城掛著的白幡,有些被驚到了。 不過也只是驚疑片刻,他便猜到了發生了何事。 他下旨大軍暫駐城外,只帶百人隨著出來迎接的內應進城。 在內應口中,他證實了自己的猜測,心中對那個素未謀面的西夏皇帝也充滿了敬意。 他西夏商會如今是取代了朝堂在西夏的地位是不錯,但并無多少兵力,那些番族的兵力最多也就是兩不相幫,卻是不肯聽他調遣反攻原來的主人。 西夏皇帝是無力再進攻西夏商會,但就此遠走他鄉也是可以做到的。 來之前王智也是這樣想的,確實沒有料到一個番族的皇帝竟然也有如此大義,也能身死社稷,與國同葬。 進入城中時,王智觀察到兩邊百姓的目光中不再是歡迎,甚至還有些仇恨。 王智立馬懂了,看來哪里都一樣,城內的百姓和城外的百姓,就是兩個世界的人,就如同汴京的百姓人人歌頌太平盛世,城外的百姓卻流離失所舉旗造反一般。 但是王智也沒有怪他們,底層百姓目光短淺,他們只能看到眼前帶給他們幸福生活的人沒了,卻是看不到未來帶給他們更加幸福的人正在眼前。 岳飛對身后一個隊員眼神示意,隊員匆匆轉身離去,接著一個個護衛隊員便披著甲,挎著刀快步入了城。 人在悲憤頭上,什么事都有可能做出,若是有人鼓噪,全城百姓一哄而上,他們這百人怕是會被撕碎的連渣都不剩。 果然,在見到軍隊到來,百姓眼中的仇恨隱去,轉而攀上恐懼。 王智見狀也沒說什么,他本意是不想弄的劍拔弩張,和平交接,怎料出了這一茬事。 皇宮的大門在王智到來后也被人從內打開,一行人暢通無阻的進入了西夏皇宮。 通往大殿的兩邊插著白幡,一陣風吹來,冥錢紙幣滿天飛舞,傳來大殿里的陣陣哭聲。 王智吩咐眾護衛收好刀兵,帶頭前往大殿。 上了數層臺階之后,殿中情況一目了然,數十人披著麻布跪坐在靈堂棺槨之前,皆跪在地上背對著殿外,看不清臉龐,但聽著哭聲是男女老少皆有。 棺槨四周還盤坐一群僧人,敲著木魚,念著往生經。 和尋常家里老人逝去的靈堂一樣,若非是在這西夏最尊貴的皇宮大殿之中,誰也無法想象這就是一個帝王的葬禮。 一個連親朋好友都不敢前來祭奠的葬禮。 護衛在岳飛的示意下快速進入大殿兩邊,雖未拔刀,但也死死盯住在場的所有人。 殿中人雖然驚懼,但也未因此打斷行喪事宜,這一幕自然是在他們的預料之中。 王智步入大殿之內,殿中哭聲不自覺的小了很多,王智緩步經過他們,在棺槨前停步。 在身后披麻燒紙眾人各異的目光中,王智恭恭敬敬的架手躬身行了三禮。 等王智行好禮后,一旁的禮儀官才恍惚過來,忙喊道:“有客祭拜,孝子賢孫回禮!” 披麻眾人與王智回禮,一名俊美到不似番族的十七八歲少年抬頭看著這個高大的身影,眼中閃過兇恨之色,才剛要起身就被一柄長刀架在脖子上。 眾人大驚失色,少年卻不慌不忙從懷里掏出一封信件來交給護衛。 護衛接過信件,轉交給王智。 王智打開信件,看了片刻后蹲下身看著眼前俊美異常的少年,“你叫什么名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