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廂兵就是禁軍的低一檔次的軍隊,是地方軍與雜役軍的集合體,也吃軍餉,具體事務更多就是修城筑路運輸等,而鄉兵是邊境農民組建的防御兵,不吃軍餉,但可以免賦稅,數量龐雜,是邊境重要的防御力量。 現在的鎮戎軍已經沒有禁軍了,禁軍全都征調北上了,以現在的西夏國力也無力進攻大宋,大宋不抽刀子干他已經是謝天謝地了,所以捧日軍來此的任務就很明確了,巡視邊境,以防萬一。 至于王二郎天天掛在嘴邊的伐西,那也只是騙騙鄉旮旯里出來某飛罷了。 還有那啥‘不滅西夏誓不還朝’,夢想爾,什么是夢想,能完成的還能叫夢想嗎? 在某飛隨著軍隊進入鎮戎軍城后也是有些懂了,這里哪里有像是要伐西的樣子,城中軍戶百姓安居樂業,大街來往商販絡繹不絕,細細品嘗,空氣里都是祥和的味道。 你管這個叫伐西? 他不知道,宋夏之間自四年前衡山一戰大敗西夏后,丟失了衡山屏障以及大片國土的西夏已經無力再戰,與大宋議和俯首稱臣了,所以這四年內宋夏邊境都未動過刀兵了。 岳飛沒有參加接風宴,不喝酒的他在這種場合中很是礙眼,所以很自覺的在隨便對付了兩口之后就走了,坐在城外的巨石上眺望西方。 那里是西夏的方向。 “鵬舉在想些什么呢?” 岳飛轉頭看向這個把他拐來的少年,也沒有生氣,但是也沒隱藏心事,“在想何時才能伐西。” “額……” 王二郎撓頭,他一向是想一出做一出,很少會考慮到善后的事。 “以后會有機會的,走,跟我去一個地方。” 王二郎拉著他,帶著富貴兩兄弟,拎著兩壇酒水騎上馬就走。 在一路詢問下,一行四人穿過六盤山,行走在群山通道之間,最終到了一個有山有水的小山谷中。 “將軍,這里是?” 岳飛對王智的稱呼又回到了初見時,不僅是岳飛,所有王家軍包括富貴兩兄弟也如此稱呼他了。 在軍中可不興什么二郎、堂主、王兄、智哥等稱呼,但是他們又不能叫‘指揮’,因為他們不屬捧日軍,也表明態度不受捧日軍節制,所以只能稱呼這么一個軍將尊稱。 “這里是好水川。” “大宋上萬軍魂埋骨的地方。” 王智看著這個綠水青山,草木成蔭的小山谷,長嘆一聲,下了馬來,又補充道:“也是我曾祖埋骨的地方。” 王智說完從王富手中接過一壇酒水,開了封頭,撒向大地。 “來時我爹和我說,曾祖在世時就好喝兩口,讓我來此時別忘了給他老人家帶點。” “大宋建國一百多年,與西夏打了一百多年,這幾年若非大宋要積蓄力量聯金伐遼,早就可以把這個野蠻國家給連根拔起了。” “我們此番來西北不會就這么簡單了事的,且等著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