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眼下這種結構,進門之后,是一條甬道的,還真是頭一次見。
墓室結構詭異不說,兩邊還佇立著一個個兵俑,則更加讓人心驚。
而正當我踏入甬道的瞬間,宋婷的一句話,讓我落下的腳步頓了頓,險些沒站穩(wěn)。
“確定嗎?”我抽動腳,問了一句。
宋婷驚恐的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似乎不太確定。
原本這些兵俑就夠奇怪的了,兩只眼睛還在不斷的冒著紅光,被宋婷這句話一喊,更加重了我的恐懼心理。
如果這些兵俑真有什么問題,那等我們全部走進去,豈不是被關門打狗了嗎?
我沉吟一聲,隨即道:“既然這樣,那你們先在外等著,我先進去檢查一下這些兵俑,如果沒問題的話,你們在進來,若是被甕中捉鱉可就太傻了!”
轉身沖著秦冠一點頭,我一步踏進甬道之中。
兵俑距離我并不遠,我靠近后,認真打量起這雕塑,兵俑的外形和秦始皇陵兵馬俑差不多,同樣都是陶土制成的,但是沒有兵馬俑那么精致,而且雙眼之中是空洞的,透著盈盈的紅光,順著空洞向內看,內部仿佛有著一塊紅寶石一樣的石頭,正是那些石頭發(fā)出的紅光。
仔細感知片刻,并未有任何的陰氣和危險波動,仿佛這兵俑就是普普通通的石塑,沒有任何的攻擊性,甚至連動一下都做不到。
看樣子剛才宋婷的觀察應該是出了問題,這些兵俑并不能動,因為其中并沒有任何的能量,因此不足以支撐兵俑活動起來。
我伸手又將兵俑手中的劍拿了出來,劍是銅鐵合金制作,雙面開刃,乃是真正殺人的兵器,并不是陶土制成,這并不奇怪,古代西域這邊最不缺的就是金屬。
漢武帝時期,為了應對匈奴,著人打造鋒利的武器與匈奴抗衡,但是大漢根本沒有那種堅硬質地的金屬,于是不遠萬里,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其中也有尋找金屬的原因。
只是這放眼望去,烏泱泱的一排排兵俑,究竟要用到多少鐵劍才能啊,這墓主人還真是財大氣粗。
觀察許久以后,我又多查看了其他幾個兵俑,并未發(fā)現什么異常,這才向后招了招手,示意眾人可以進來。
一行人隨之踏入甬道之中,因為兵俑過于詭異,所有人都盡量選擇靠著中間行走,去避開兵俑,這甬道并不寬敞,萬一兩邊的兵俑暴起殺人,從兩邊發(fā)動攻擊,我們幾乎沒有避開的可能,因此警惕性拉滿。
在甬道內約莫走了二十分鐘,我們依舊沒有走到盡頭,面前的景物沒有絲毫變化,證明甬道的長度達到了驚人的地步。
好在這一路,兵俑并未出現任何的問題,才讓我放心不少,也大膽起來,挺直腰背往前走了起來。
最終在行進了約莫四十分鐘的時間,一扇古銅色的大門,才出現在我們面前。
大門是金屬材質,但具體是什么金屬我們便分不太清了,似像青銅多一些,尺寸比我們進入這里時的石板大門小了整整一圈,高度剛剛好夠我們進入其中,同樣也是陽宅的大門風格,門環(huán),門柱,門梁,門檻,一樣不缺,仿佛推開這扇大門,后面就會出現一個小院子……
“有誰知道我們走了多遠了?”站在金屬大門之前,我沉聲問了一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