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考結束后,村里一直在忙著草莓種植和趕工制衣廠的訂單,潘小四和黃大蓮更是忙得幾乎要住在公社。 所以,和其他村子焦急等待考試成績的知青們相比,柳家灣無論是村民還是知青,好像都不是很在乎考試的結果,也沒有和其他村的人一樣,考試完了就開始對答案,瘋狂想知道自己考了什么樣的成績,而是一如既往的,按部就班的生活。 一個是柳家灣的人太忙了,基本回來就沒有休息的時間; 另外一個,就是柳家灣的生活真的太好了,高考對于柳家灣的人說更像是一場檢驗自我的考試,而不是其他人心目中改變命運的登天梯了。 柳大柱和柳書記被送出去學習一段時間后,視野徹底開闊,對村里的發展也有了新的規劃。 村里人依舊沒怎么有錢,但是他們的生活卻和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村子的收益越來越好,在進一步的發展村子的情況下,村民的更多生活得到了保障。 首先就是全員上學免費! 現在,柳家灣的掃盲做到了全覆蓋,村里不僅有完善的中小學學校,在明黛的資助下,甚至有了早教中心和托兒所。 孩子學會喝奶粉就可以送去上學了! 被解放出來的媽媽和奶奶就去成人教育學校上學,根據自己的愛好,學習編織工藝、養殖技術、溫室種植技術或者藥材養護等等,學會了就可以進到工廠當工人。 老師除了明黛和柳大正外,全是黑省農業研究院的教授,都是被葛老吸引來柳家灣考察,一來就走不了的那種。 葛老更是直接在柳家灣的成人教育學校成立了自己的實驗室,把學生拉到柳家灣上課,順便帶帶村里人。 這樣的師資,黑省農業大學的校長過來都要眼紅的,現在,柳家灣的村民都可以享受到這樣的公開課。 所以,在柳家灣,農忙的時候全家下地,農閑的時候,全家上工,一家子都是工人,收入比城里人都要高很多。 除了上學,就是房子也是免費的! 和其他村里傳統的老人在不分家的觀念相比,現在柳家灣的人十分熱衷于分家。 因為分家就可以分房子! 當然這是建立在家庭工分足夠的基礎上的。 村里有免費養老的政策,蓋了專門的養老中心,只要年滿65周歲,就可以申請住進去,衣食住行,全部免費! 像柳三爺這樣的資深光棍,一早就住了進去。 一人一個單間,也有大的套間,看自己喜歡,有專門的食堂和洗衣間,看病也是免費,定期還有柳三爺帶著出去溜一圈,平時不下地就去工廠,干干力所能及的活,掙點工分,到小賣鋪買點零嘴,不要太開心,根本不想回家養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