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柳大正除了過來探病外,還帶來了自己的最新研究。 周斯年給他的那截毛線還剩下一些,被他纏成臘梅花,插在刷了桐油的竹編花瓶里。 臘梅花中間還被細心點綴了黃色,插在瓶子里有種野性的美。 不得不說,柳大正的審美很在線! 明黛上一世看了,絕對會買的! 就是這個臘梅花很熟悉,明黛看了看周斯年正在織的毛衣,袖口的部分多出了兩個一模一樣的臘梅花! 所以,送毛線還有續集?! 明黛更看不懂了,如果上一次的籃子是巧合,這一次的臘梅花怎么解釋? 他們到底是怎么做到心有靈犀,毛線通的啊!!!! 毛線又不是電話線!!!! 明黛這邊滿頭問號,周斯年已經和柳大正聊開了,兩人想要就毛線與編織結合的工藝技術,進行二次迭代。 明黛這次聽懂了,他們是想單獨做出一件可以拆解的毛線與編織工藝結合的藝術品。 她瞬間就想到了,上一世她外婆某段時間,瘋狂迷戀的鉤花工藝,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具全部穿上了衣服,密集到明黛的筆記本都有一件。 于是明黛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兩人,并在兩人火熱的視線中貢獻了棉線手套和鉤子。 兩人手都很巧,拆了棉線嘗試了一下后,很快就掌握了鉤花的工藝,按照花瓶的大小,鉤出了精美的花邊。 尤其是周斯年把本就很細的棉線又劈開幾股,鉤出來的花邊就像一層清透的薄紗籠罩在花瓶上,更具有一種朦朧的美。 最后的成品相當驚艷,花瓶蓋上兩人的鉤花后,看起來,就像是穿了一件蕾絲工藝的晚禮服,放在現代看都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 明黛都想要了! 花瓶最后被留下來了,周斯年做主送給了明黛。 明黛十分歡喜的放到自己屋子里,又給了柳大正兩副手套和一副鉤子,讓他繼續琢磨。 最后走的時候,周斯年和柳大正互相留了作業,約好周斯年感冒好了去他家。 明黛看著兩人黏糊的樣子,想著,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時候,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這句話是對的。 送走人,明黛沒去周斯年的房間,先去了自己的臥室。 炕上,小貓安靜的趴在籃子里,軟乎乎的一只,十分可愛了。 看到明黛進來,它努力抬起頭,奶奶的叫了一聲,直接叫到了明黛的心里。 養狗的想法被周斯年搞出來的狼群嚇的破滅了,明黛覺得養只貓也不錯。 她這邊正稀罕著,周斯年依靠著門口,探著腦袋往里看。 明黛沖著他招招手,周斯年猶豫了一會還是過來了,坐在了距離小貓最遠的位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