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關于皇衛學院,在朱匣秋的人生模擬器當中,披露出來的細節并不是太多,朱元璋也只知道一個大概! 就比如皇衛學院和國子監以及地方上的縣學都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還細分為了文科和武科兩科! 從古至今,讀書人想要出人頭地,就只能通過科舉,有朝一日金榜題名! 但是相比于文人的升遷之路,武人想要尋找出路就困難得多了! 也可以說皇衛學院和常規學府最不同的地方,便在于有武科的存在! 武科,是從各地進行比武征召的形式,一級一級篩選出來的人才! 這樣的方式,和科舉的鄉試、會試、殿試等等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村里開始,每年村中武科考核的第一名,可以參加縣里的考核,再到州府,層層選拔,也讓許多最底層的窮苦百姓家里的孩子,都看到了一條出路! 等通過了各地州府的考核,拿到了前三甲之后,才有資格參加皇衛學院最終的考核! 只要你被皇衛學院錄取,朝廷還會賞賜這戶人家百兩銀子,并且學費,也就是束脩的費用全免! 所以皇衛學院可以說不光是為讀書人開放的,同樣也是為武人開放的! 學武,同樣也可以擁有一條好的出路! 就算你學的是文科,進了皇衛學院之后,不僅是要讀書,同樣也要接受皇衛學院制定的軍事化管理制度! 用老九朱櫟的話來說,那就是皇衛學院即便是文科班,也不是只培養只會讀書的書呆子! 武將可以沖鋒陷陣,但是文科生同樣也能當帥才,必須要有運籌帷幄的能力! 這也是從皇衛學院選拔出來的秘書部的成員,不光能治國,即便是遇到了戰事的情況下,同樣也能夠為皇帝分憂的原因,屬于是全能型人才! 同時,皇衛學院,也只收年齡在十六歲以下的學生! 學習年限為三年! 三年考核通過,成功的拿到了畢業證之后,武將起步最少也都是一個小軍官,而不是去當一個大頭兵! 而文官大部分都會下方基層,到大明各地的州縣當中,進行最基層的管理! 施行三年升遷考核的制度! 除了這些細節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朱元璋也都看在了眼里! “若是這皇衛學院能在咱洪武朝就開始為大明培養人才,那大明的盛世,豈不是又能提前到來至少十幾年?” 想到這里,朱元璋的內心不由火熱了起來。 但很快,他就把這個想法給暫時按壓了下去! 老九在這方面的想法,和對人才的培養以及管理方面,的確比他這個當老子的高明得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