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人低聲的,但不可置信地問了一句。 不過沒等有人回答他。 價格就再度被刷新。 “26萬!”又是那位程老板,和董飛燕示意了一下,還和看過來的林海文對了一個眼,堆出笑容來。 “這位程老板的來頭,幫我去看看。”林海文和坐在邊上的付健說道:“什么文化公司,做什么生意的,以前的拍賣紀錄,都給我查查清楚。” 凌鳴激動著呢還,這間富貴魚缸確實不是凡品,但畢竟還是現代瓷器,是他剛燒出來的,賣到26萬的價格,已經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但看了一眼身邊這個人,也就是林海文,他又不覺得不能接受了。 照理說,藝術家的價格是有一個上升的過程的。 比如瓷器里頭的大家張松茂,他的紀錄就有過百萬的時候,相比較藝術性來說,凌鳴這件富貴魚缸就未必比不了他的,更何況,這種級別的凌瓷,也不是說能夠量產的,全看天意。但是張松茂的價格,也是一步一步走上來的,他今年60多了,近年來產量大幅度減少,不知道什么時候就不再做了。 但林海文絕對是個例外。 他的價格在《燕明園小街》時,只有3萬歐元,在國內已經不低,但對他自己來說,是很便宜的價格。然后這個價格就迅速飛起了,到《大地母神》的時候,已經是80萬歐元,再后來更是高達300萬美元,以至于現在的《瓷·八作》,拍賣估值是按照400萬歐元,也就是3000萬人民幣的價格來做起拍價格的。 可以說基本上沒有一個過程,嗖嗖嗖垂直上升的。 在凌鳴看來,凌瓷可能也會有林海文這種上升曲線了——這顯然是癡心妄想。 不要說兩者不能直接對比,就看產量,凌瓷現在已經是常規商品,而林海文的畫,這五年來,平均一年五幅都沒有。他簽約了布羅畫廊之后,也不過一年出5幅,往往有時候還不足這個數量,可以說比大部分的高齡畫家還要稀少,加之他進步非常快,所以在某個他的藝術階段,畫作就相對比較少。 比如說委拉斯貴支階段,就那么寥寥幾幅。 再到源古典主義的萌芽階段,也就是《大地母神蓋亞》等,一只手都數的過來。 而到眼下這種源古典主義小成階段,目前為止,在市場上出現的,就是接下來的《瓷·八作》,他在畫的《黑龍潭》,以及天美那邊的幾幅小作,都還在創作中,或者留在他的畫室里,外人不得而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