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林海文起床的時候已經是十點半了,磨蹭了一會兒,林作棟就下班回來了——因為要去雨荷,他請了半天假。 林作棟今天看著可就不太一樣了,衣服還是那件衣服,褲子還是那條褲子,鞋還是那雙鞋,但人就是不一樣了。滿面紅光,精神抖擻,一雙龍睛虎目,兩把柳刀劍眉,二十八顆牙齒——沒蛀牙。 “咋了?撿到錢了?多少?” “庸俗!” “那撿到原始人頭蓋骨了?多少個?” “……無知!” “那你到底撿到了什么?既不庸俗又不無知。” “我撿到了,我什么也沒撿到。”林作棟把公文包放在沙發上,“哼,今天是個很重要的日子,知道么?” 等林海文和梁雪都坐過來,面色整肅地看著他之后,林作棟才從公文包里拿出了兩本期刊來,毫無疑問,就是《古詩觀止》了。 “匯款單呢?” “庸俗!”“庸俗!” 這一次,梁雪和林作棟形成統一戰線了,兩個人像是摩挲結婚證似的,頭頭尾尾地看了個清楚,顯然,林作棟在單位也沒好意思這么看一遍,只能憋到家里來過癮。 林海文自己接過來看了一遍,心里也非常驚奇。在原來的世界,古詩的創作基本上已經不能稱之為一個門類了,根本沒什么專業的古詩類期刊,只有一些小豆腐塊留給古詩詞,而且不止是普羅大眾的古詩鑒賞水平太低,就連一些高級知識分子,他也不一定能欣賞得來。可以說,古詩已經是走入歷史墳墓的一種文學體裁了。 但這個世界截然不同,《古詩觀止》和《詩刊》還都相當堅挺,和主要刊登現代詩的《詩苑》、《新風》基本上是并駕齊驅的。 然而即便如此,當看到那么一排名頭顯赫的評論人,林海文還是驚到了。 “我今天打聽了,京城大學中文系自主招生考試,有了這兩篇詩作,高考減20分!”林作棟伸出兩個指頭,戳到了林海文的面前,“20分,哎對了,你期末考考了多少?” 一個多月了,他終于想起來要問兒子期末考成績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