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兩天時間,定遠侯遺孀死而復生的消息便傳遍了京城。 眾人將事情傳的神乎其神,引得不少人向官家參稟,說余光不祥,祈求官家盡快處理掉這個妖孽。 眼見消息傳的越來越厲害,余立林坐在正堂中,一言難盡的看著余光:“為什么要人去散播這些謠言,這對你沒有任何好處。” 余光低垂眼眸,靜靜凝視自己面前的茶杯:“我有自己的打算,也不會牽扯余家,兄長莫要憂心。” 余立林握著茶杯的手緊了緊,最終還是低聲安撫:“你心中有成算自是最好,我雖不知你遭遇了什么,但也可以給你一句承諾,余家永遠是你的退路。” 妹妹似乎同他們離心了。 余光放下杯子:“我知兄長心中所想,也可給兄長一句承諾,兩代之內,余家定然有人可以走上科舉之路,但不知兄長心中可有合適的人選。” 士農工商,在這個朝代并不是一個簡單排名。 位于四者之末的商人雖然有錢,可在地位上連那些手工業者都不如。 至少人家的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手藝,進入工部下屬的各分支做事,運氣好還能得個一官半職。 可商人之子,卻是從根源上便被剝奪了科舉之路。 商人有錢,也愿意用更多的銀錢去砸出一個學子,可這就違背了世家大族的意愿。 破壞了他們所謂的公平和高貴。 沒有官身,便等于沒有依靠。 為了更好的經營自己的產業,商人們多半會在朝中給自己多找些依靠。 亦或是將自己的孩子過繼出去,以求個能考科舉的身份。 余家甚愛原主,卻同意將原主嫁去定遠侯府守活寡,其中也未嘗沒有給自己找靠山意思。 所謂疼愛不舍,定期送銀錢過來,無非也就是一場心照不宣的交易。 這事她明白,老夫人也明白,所以才會如此肆無忌憚的花著余家的錢,繼而欺辱原主。 對于原主的處境,余家人定然也是知曉,但當初還是毅然決然的同意原主出嫁,這些年也從沒提起接原主歸家。 只是余家人怕也想不到,定遠侯居然有膽子詐死,最終還將他們的產業一口吞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