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長安城中處處狼煙升起,無數的百姓在痛苦地哀嚎,瘋狂的西涼叛軍在劫掠,李傕郭汜等大將帶著他們的親信在逼迫劉協做出選擇。 王允仍然在怒罵,他在為大漢發聲,他忍辱負重也好,他剛愎自用也罷,他終歸還是大漢之臣。 或許在王允的心中,這天下紛亂,陛下年幼,百官無能,只有自己才能夠力挽狂瀾挽救大漢于將傾了。 但是王允從來沒有想過,讓大漢滅亡,更不可能讓它因為自己滅亡。 不斷怒罵的王允慢慢地變得沉默了起來,因為他發現除了自己,這皇城的城墻上全部都已經沉默了下去。 皇城皇城,他的腳下那也是一座城。 有高大的宮墻,有從城外引入的護城河,有成千上萬,忠心耿耿的禁軍。 他們明明還沒有失敗,可是現在他們怎么就變成了這個樣子,就放棄了一般? “陛下?”已經五十六歲的王允,說句難聽的也算是土埋脖子的人了,就算是活還能活多久。 他看著面前年幼的陛下,似乎想要問出什么,似乎又什么都問不出來。 劉協沉默,似乎沒有聽到王允的呼喚一般,城下那山呼海嘯一般的嘶吼聲,不斷地在沖擊著王允的心靈。 讓他本來堅不可摧的心,慢慢地碎成了渣子。 “陛下!”王允再次呼喊了起來,這一次他的語氣之中毫不掩飾自己的悲涼和寂寥,“老臣愧對陛下圣恩,老臣這就去了,還望陛下照顧好自己才是!” 沉默,仍然是沉默。 王允理解劉協此時的心情,作為大漢的皇帝陛下,他不能再說話了,這對他不利。 這是事實,但是即便王允知道這些,可是此時他仍然感覺到了一抹濃重的心酸。 他王允也是這大漢的忠臣啊! 城下廝殺聲陣陣響起,城墻上詭異的沉默,王允突然抽出腰間的長刀,那是他的家傳寶刀,名號七星,是他最為珍重的寶物。 他曾經無數次想要用此刀斬落董卓頭顱,平定大漢狼煙,卻無奈這把寶刀第一次飲血,竟然是自己的血。 當真世事無常,當真可笑。 “大漢,昌隆!” 一聲嘶吼,五十有余的王允用盡全身力氣發出來的怒吼之聲,仿佛能夠壓制住所有的廝殺之聲。 之后寶刀翻轉,揮舞之間鮮血揮灑,大漢司徒王允的血,撒向了皇城外的護城河中,隨著河水流淌到了遠方。 看著王允倒在了皇城之上,西涼叛軍背后的李儒突然輕笑了起來。 看著倒在城墻上的王允,李儒只是默默地將目光看向了別處,這一刻他要做的事情就都已經全部結束了。 大漢既然放棄了他們,那他又何嘗不能放棄大漢? 或許在這一刻,那好不容易才登上了皇位,和曾經的呂布一樣以為那些人可以幫助自己完成自己的夙愿的小皇帝都還不知道。 這大漢到底應該如何治理,這天下又應該如何治理... 劉協從年幼的時候,從他記事開始就不斷從他的祖母口中聽到一句話。 “你是大漢皇帝的孩子,你注定會成為大漢的皇帝,這個天下...都是為了你!” 這句話,讓劉協的心中永遠都充滿了希望,他覺得那些不肯將權力交還給自己的人,都只不過是一時的...奸佞賊子罷了! 而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讓這大漢的京師再次遭受了一輪屠戮... 長安城的劫掠仍然在不斷地進行著,慘叫聲此起彼伏的存在,但是這長安城中仍然還有著些許安靜之所在。 比如長安城的蔡邕府邸。 當初作為董卓心腹的蔡邕此時在府邸之中看著身邊這群不告而入的家伙,他已經決定閉府思過不再出仕了。 能夠僥幸活命已經很不容易了。 如今這長安的亂象一起,他也是非常的擔心,不過很快西涼軍對于蔡邕的府邸就選擇了繞過。 與此同時,西涼軍將校張繡就出現在了他的面前,并且告訴他,西涼軍感謝當初他為了董公而做出來的努力。 在所有人都對董卓的尸體發泄怒火的時候,只有蔡邕站出來想要為他收斂尸身。 為此他差一點就被誅殺,當然這是西涼軍上下聽到的消息。 實則是王允設宴的時候,蔡邕嘴瓢了將董卓當初也是一心為國的這件事情說了出來,一下子惹怒了王允,這才遭受此無妄之災。 對此,其實當初長安城中的眾多文武官吏也在感慨,是不是王允有些太過于嚴苛了。 幸好王允最后沒有真的斬殺了蔡邕,因為種種原因,最后蔡邕為董卓收斂尸身的這個謠言也就傳出去了。 當初王允或許也是想要讓蔡邕成為人人唾棄的漢賊。 未曾想到這卻是陰差陽錯地讓蔡邕再次保全了自己的一家老小。 只不過蔡邕看著對自己多加尊敬的張繡,他并沒有將錯就錯地將那個謠言認了下來。 他只是淡然地站到了所有西涼士卒和諸多將校的面前,很是平和地告訴眾人。 “老夫從來未曾為董仲穎收斂尸身,老夫入獄只是感慨董仲穎當年也有一腔報國熱血,也是我大漢的邊疆之將。 但是哪怕是現在,老夫仍然要說,董仲穎國賊也。 西涼士卒燒殺擄掠,無惡不作,董仲穎挖掘皇陵,理當千刀萬剮。 殺董卓,于國于民,有百利而無一害! 老夫言盡如此,爾等若想殺戮,老夫引頸就戮便是!” htxs.org 1shuku.com zhuzhudao.net bixiawx.net shu5200.com du8xs.com txtzx.com 23xsw.org 23wxw.net 86696.net lwxs5.org bixia.cc 第(3/3)頁